铣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1条 铣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操作。
第2条 检查:
1.铣床各部位和铣头的连接、安装是否完好、紧固。
2.供电、控制系统是否灵敏、可靠。
3.转动、滑动部位的润滑和清洁是否符合要求。
4.铣刀的规格、型号与需要铣削工件加工要求是否匹配。
5.铣刀、装配架、工装、夹具是否牢固、可靠。
6.冷却液是否清洁、足够,冷却系统是否完好。
第3条 检查无误后,边试车边加润滑油:一般是首先试刀心轴正反转和各转速,再试铣头各进给方位、进给量;其次试工作台的纵向、横向动作,升降台上下降动作,最后试冷却液泵,有故障要排除后方可投运,严禁带病作业。
第4条 应根据工件的材质,加工要求,选用铣刀的型号、规格和几何形状,并根据这些情况,正确刃磨铣刀,主要是磨好前角和后角,再用10倍放大镜来检查刀刃的锋利程度和有无裂纹、缺陷。新刃磨的铣刀,要装在刀体上调整,使各刀齿尖的位置必须保证在允许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的范围内。
第5条 通常铣削的操作顺序:
1.读图:详细、全面地了解图纸所给予加工件的各项信息,然后确定铣削的工艺步骤和方法。
2.安装铣刀
1)装刀轴,将刀轴凸缘盘上的槽和主轴前端的传动块配合,并用扳手拧紧螺杆,使刀轴紧固。
2)先在刀轴上装几个刀轴垫圈,然后装上铣刀,再在铣刀的另一侧套上刀轴垫圈,待装上挂架后,才用扳手拧紧刀轴螺母,以免引起刀轴变形。安装铣刀时注意:铣刀尽量靠近床身;铣刀刀齿的切削刃应与主轴旋转方向一致。
3)装上挂架,挂架应尽量靠近铣刀。如果是铣齿轮,则应安装分度头和尾架,选择与调整分度盘和分度叉。
3.装夹工件
1)检查待加工工件坯件的各部尺寸。
2)选择适当的夹具。
3)将工件夹紧后,用量具校正,调整好工件的夹持姿态。
4)装夹工具时,工件必须与夹具的钳口紧密接触。如一面是光面,另一面是不规则的毛面时,可以在不规则的凹凸面侧加圆棒或撑板来夹持,也可在工件下垫物,使待加工面保持预想的角度,可以用铜锤或木锤轻敲击工件,使工件夹持牢固。
5)装夹工件的待加工面必须露出夹具的端面,以免铣削伤夹具。
4.根据工件材质、硬度、加工要求、铣刀的质量和形状等诸多因素,正确选择切削宽度、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5.安置适合的自动停止挡铁。
6.当以上步骤进行完毕,即可开车工作了。
7.如果铣齿轮,要先试铣,即在待加工坯件上铣出全部齿数的刀痕。停车检查刀痕数目是否符合加工目的,还可根据刀痕的切深调整总的切削深度。
第6条 注意事项:
1.当工件或分度头重量超过5kg时,应使用起重设备吊装。
2.工作台和主轴不能用锤大力敲击和振动。
3.工具、量具要整齐.有顺序地放在顺手的固定位置,不得乱丢乱甩,更不得将工具、杂物和待加工件堆在工作台上。
4.在进行某一方向进给时,要把其他方向的进给滑动固紧。
5.可在冷却液中加添加剂或采用喷雾法来提高冷却效率。但在使用硬质合金刀具和加工铸铁、青铜时,不直接使用冷却液。
第7条 要保证工件的精度,正确使用合格的计量器具至关重要。要爱护计量器具,轻拿、轻放。测量时轻轻接触工件,不可用计量器具去排屑等与测量无关的用途。精密的测量要待加工件冷至室温。铣齿轮时,铣完一个齿后与铣完数个齿后,都要分别进行全面测量,以核实加工件与图纸尺寸的允许公差是否相符。
第8条 铣工“十不准”:
1.不熟悉铣床性能和各手柄作用不准开车。
2.未戴眼镜.袖套,女工未戴女工帽的不准开车。
3.润滑油不清洁不准开车。
4.未加注润滑油不准开车。
5.冷却液数质量无保证不准开车。
6.不准戴手套开车。
7.不准靠近旋转着的工件和床身其他转动部位。
8.不准用手直接接触正在加工的工件表面。
9.不准用手直接清除刀屑。
10.不准用手去刹住转动的刀轴。
第9条 排除故障和调整滑动,转动间隙,必须要有资格的熟练工操作。
第10条 作好原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