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工匠” ---记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良庄矿业机电工区副区长李东福
“草根工匠”
---记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良庄矿业机电工区副区长李东福
(李斌方瑞)
1990年夏天,20岁的李东福从技校毕业,跨进了良庄矿业公司的大门,成为了一名绞车司机。当第一次下井看见这个轰隆隆运转的大块头时,他就想把它拆开“研究”一下。30年来,李东福维修了多少台机电设备他不记得了,因为检修业务繁忙失去了多少次参加技能大赛的机会更是记不得了……-350水平中央变电所高压开关柜改造、-195矸石井绞车电控系统改造、自主施工完成北风井抽风机改造……一项项重大项目的突破,凝聚了李东福数不尽的付出和汗水。据估算,经他参与的各项创新项目可为矿井节约各类费用160余万元,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更是无法估算,在同事中被亲切的称之为“草根工匠”。
痴迷
李东福从小就对电修着迷,家里的小电器都惨遭过他的“毒手”,家里的电风扇、手电筒常常被“大卸八块”,又重新组合得完好如初。参加工作初期,他这种“痴迷”更是达到了“顶峰”,身边每一个有技术的师傅都成了他的膜拜对象。业余时间他就拿着维修书籍学习理论,别人觉得枯燥的电路图对于他来说“一点儿都不乏味”。凭借不懈努力,仅一年多的时间,无论家电设备哪个部件出问题,他都能说出道道来,成为了同事们义务电器修理工。
凭借好学的劲头,李东福逐渐崭露头角。一天夜班,岗位绞车出现了故障,维修工在六采区一时无法到来。此时此刻,他心里跃跃欲试,从岗位工具箱里拿出检修工具,停电、验电、放电、挂停电牌……俨然一副经验丰富的维修工,不一会的功夫找到了故障点,原来是绞车闸磨保护动作,只见他轻轻的调整了一下闸磨螺丝,绞车立即恢复正常。这也引起了区队领导的注意。没过几天,李东福进入了区队职工心之向往的“人才摇篮”---机电工区大电组。
琢磨
在他工具包内有一部“工作字典”,这是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开是密密麻麻的设备技术参数、规格型号、规范要点等,另外还有一些折叠的纸张被夹在其中。这些折叠的纸张都是设备电路图、说明书,只要没事李东福就拿出来琢磨,看的津津有味。
“东福很少说话,一天说不了几句话。他的时间都用在了看图纸上,他把话都对着机器说了。”身边家人、同事一致的这样评价他。
2018年,矿井各变电所使用的高压盘(KYGC-Z)永磁开关控制器已到使用年限,有的已损坏,无法使用。当时矿上联系厂家采购一台新控制器需要1.1万元,全矿井上下共有64台这样的控制器,如果全部更换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你们能造,难道我就不能修吗?”李东福从心里问自己。可当拆开控制器时才发现,由于厂家技术保密,对核心部件进行了封装,什么也看不到,就是一个黑壳子,加之又不提供任何图纸资料。就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李东福悄悄的背着一个控制器回家了。
一盏灯,一个人,瘦小的身影映在墙壁上。为了不损坏封装的零部件,他小心翼翼地检测、再检测,调试、再调试,手指几次磨出了血泡,简单一包扎,又投入实验中……功夫不负有心人,七天后,凭借不服输的劲头,李东福终于找出了这套控制器上的“核心密码”,完成了对“核心”部件的换装。“其实封装的部件并没有多么神秘,只是厂家对技术的一种保护。”经过李东福的“换装”,修复一台永磁开关控制器仅需600元,一台就可节约1.04万元,全矿64台控制器就可节约近70万元。
“有故障,找东福”成了该工区职工常挂在嘴边的话,“只要李师傅在,大家心里就有底!”哪个地方出现了难题,他就会立马出现在哪个地方。在班组同事的眼里,他是“能干的李师傅”;在单位领导的眼里,他是“可靠的老李”。
严谨
叮铃铃……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报告李区,-580管子井索车驱动部轴承温度过高,转动有异响。”2020年3月份的一天,李东福接到井下汇报电话,“请加强巡查,随时汇报。”李东福安排完岗位工后,立即联系当班跟班维修工前往进行查看。经现场判断驱动部轴承存在隐患问题,需进行更换。他随即一边协调,一边换上工作服下井。由于该岗位所处轨道倾角18°,拆除下的驱动部长2.5米,宽1.3米,重达近4吨,而且井下不具备加热扒装对轮、轴承,需装车升井进行加热、扒装,这给施工带来了巨大困难。为了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李东福全程盯在现场近24小时未休息,累了就在旁边眯一会,饿了就啃一口馒头。拆除制动钳型闸、拆除驱动部、装车升井、安装找正、试运行,每一步他都严格按照施工步骤要求进行施工,最终一次性试车成功,比预计提前近4小时。听到索车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李东福会心的笑了。当大家升井后,他继续一人在驱动部旁盯了近2个小时,确认运行正常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上井。
由于李东福一心扑在生产一线,哪里有机电事故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他错过了好多次参加技能大赛的机会,失去了在比武中展露风采的机会。曾经有人问他遗憾吗,他总是摇摇头说“有什么可遗憾的,我就是喜欢这份给设备‘治病’的快乐。”
如今年近50岁的李东福依然奋斗在矿井生产一线,享受着“机电医师”的快乐,书写着“草根工匠”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