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和“羊羹”的警示
英格兰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民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匹战马,失去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毁了一个王朝。
民谣来源于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1485年,英王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在波斯沃斯展开决战。在此之前,为抢夺英王国的王位,双方军队已经厮杀了很久,这场决战将决定英国王位新的得主。战斗打响,英王理查三世一马当先,率队出击,千军万马紧随其后,呐喊者冲向敌阵。突然,英王理查三世马失前蹄,惊恐的战马脱缰而去。他手下的官兵误以为统帅阵亡,军心大乱,慌作一团,纷纷调头逃窜,溃不成军。此时,亨利伯爵率领军队趁势大举进攻,转败为胜,而且从此将英格兰置于都锋王朝的统治之下。原来,在战打响以前,查理三世的马夫牵着战马去钉马掌。负责换马掌的铁匠在钉第四个马掌的时候,发现少了一颗铁钉。马夫擅自做主,让铁匠将就对付。结果,国王战马的第四个马掌就少了颗钉子。结果,在决战的关键时刻,查理三世的战马因为少钉了一枚铁钉的马掌松掉,查理三世跌落马下,王朝就这样毁灭了。
无独有偶,在我国的战国时期也曾经发生过因为一碗羊肉汤断送了一场战争胜利的真实故事。
在战国时期,智勇双全的华元是宋国四朝元老,掌管国政,以自己的雄才大略在群雄并起的局面下为宋国撑起了一片天。公元前607年,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国派华元和乐吕率兵迎战。为了鼓舞士气,华元下令杀了一大批羊犒赏三军,分发到羊羹的兵丁们都很兴奋,士气高涨。但是,在分发羊肉汤的时候,惟独忘记了华元的车夫羊斟,羊斟因此怀恨在心。在第二天的两军交战的时候,羊斟驾着统帅华元的战车驶进了郑国阵营中,造成华元被郑军活捉。宋军失去统帅军心大乱,惨遭失败。
古语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我们应该从这两则真实的故事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
两则故事里的马夫都属于“领导身边的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决定统帅的生命安全。无论是雄才大略的英王理查三世还是智勇双全的华元,都忽视了选好用好自己需要的“钉子”,最终因为选人用人不当酿成无可挽回的大错,自己喝下了自己酿造的“毒酒”。因此,管理者在选择使用重要岗位、关键人员方面必须慎之又慎,绝对忠诚可靠。平时能尽忠职守,关键时刻可以顶得上、扛得住、硬得起,甚至可以牺牲生命,绝不能因私非公、敷衍了事。
同时,两则故事在警醒统领千军万马的“统帅”们一定要注重“车夫”“铁匠”等小人物的正当诉求。按照正常的故事情节,当华元的专职司机羊斟看到别人大快朵颐羊羹、理查三世御用铁匠发现铁钉储备不够、专职马夫发现战马马掌不牢时,他们一定会向自己的领导进行汇报、请求、申诉,只是大家都认为他们是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反应的也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所以,就对他们的诉求就置若罔闻。最终,“车夫”“铁匠”等小人物的正当诉求没有得到解决处理时,才采取了“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的行为。
俗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则故事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揭示的因为是“钉子”和“羊羹”等战备物资供应储备不足,最终酿成无可挽回的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故事在警示我们当面临一场重大战役、开展一次重大活动、实施一项重大工程……必须事先储备好充足的物资、设备,不要再重蹈理查三世、华元等古人的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