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兴隆庄矿双重预防机制筑牢安全“铁篱笆”
山东能源始终坚持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和《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煤监局和鲁西分局关于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工作部署,深入践行“153”安全核心理念,紧密结合矿井“四级”安全风险评估,形成了“1353”独具兴隆特色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模式。为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作为推动矿井安全发展的“前沿阵地”,作为控源头、防风险、除隐患的“关键一环”,将其贯穿到安全生产各层级、各专业、各岗点,覆盖到现场工作各区域、各环节、各流程,突出抓好“五强化五提升”,全面打造“领导管理有力、科室监管有效、区队责任落实、职工全面参与”工作格局,切实做到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部署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落实在事故前面。
强化系统智能升级,提升风险精准辨识能力。该矿坚持以提高安全管理效能和安全管控能力为目标,加快推进双重预防系统智能升级步伐。投入100万元,完善井下WIFI网络,配备井下专用手机,使用手机APP对现场风险实时管控,力争在年底完成对矿井现有监测监控系统数据接入和整合,增加作业场所设备设施风险提醒、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多维度分析等功能,建成管用、实用、好用、职工乐意用的先进双重预防信息系统,确保系统配备与理论内涵相同步、相适应,实现安全监管信息化、智能化,防控化解安全风险科学化、精准化。辨识评估模块化,将每个岗位、每项临时施工作业、每个系统和每种灾害作为一个基本单元进行辨识评估,形成一个标准的风险辨识评估模块,所有模块导入双重预防信息系统,建成了用于辅助辨识评估的模块化数据库。在开展辨识评估工作时,利用双重预防信息系统在模块化数据库中点选相应模块后,系统自动生成风险点安全风险清单,将复杂、繁琐的评估工作交结计算机数据库处理,减少了评估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预警动态化,通过对矿井安全风险和隐患规律性、关联性分析,创新经验类比评估法,建立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变化相关性数学模型,实现了系统对风险的自动评估。通过手机、电脑或监测系统等传送的隐患信息,经过双重预防系统评估,展示风险随现场风险动态变化,实现了对超阈值的安全风险系统自动预警。风险管控一体化,通过对双重预防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在电子矿图上实现了隐患与“三违”录入、隐患变化分析、风险分布、年度风险辨识风险的查询和动态风险预警等功能,让系统操作更简单,数据查询更容易,风险预警更真观,实现了矿井安全风险管控“一张图”功能。
强化全员素质培养,提升风险主动认知能力。该矿坚持以增强职工队伍安全素质和专业技术技能为根基,重抓职工安全风险意识培养、业务素质本领培训和自主管理能力培育,形成人人参与风险辨识、人人参与风险管控、人人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体系,发挥好全体职工在双重预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好双重预防机制的最大效能,凝聚全矿上下共同防范安全事故的强大合力。技能实训有平台,建成了以大国工匠创新工作室和模拟现场技能培训为主体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打造全省高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点,以数字化考核平台为依托,实现对采煤机、综掘机、皮带运输机、单轨吊机车、防爆蓄电池电瓶车等多个工种的远程智能化考核,形成了集学习培训、实操演练、技能认定为一体的多功能职工技能素质提升综合基地。近年来,培养了一批以“大国工匠”高兴亮、郭金陵为代表的高技能职工队伍。素质提升有重点,重点抓好“三个提升”,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提升安全意识。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利用安全办公会、微信平台、网站、电视等载体,连续开展安全事故案列剖析40期,播放安全警示教育系列动画11期,举办“学规范、知标准、查落实、正行为、比效果”擂台赛27期,教育引导职工认知岗位存在的风险、掌握作业现场动态风险变化程度。提升理论知识。按年度培训计划,完成安全培训9317人次,“三项岗位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100%,提升了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提升实操能力。依托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组织实操训练216个班次,实训职工6166人次,引导职工正确掌握安全确认流程,提高现场安全作业操作能力。20196年,在集团公司第八届职工岗位技能比武中,矿采煤机司机王小波等4人,分别荣获四个参赛工种第一名的好成绩。自主管理见实效,为落实安全主体责任,达到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已的安全自已管,该矿创新实施“风险自控新机制、区队自治新模式、班组自主新活力”的“三自三新”自主管理模式,推进自主管理示范(区队)班组建设持续深入。积极推广“轮值班组长”制度,发挥好“一线管理者”作用。开展风险预知训练活动,通过班前会流程再造,使班前会既是工作安排会,又是职工辨识风险的学习会,确保职工对岗位风险的辨识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认知风险。实施安全自主管理以来,安全自主管理班组职工违章次数、隐患数量较其他班组分别降低69%、56%。目前,矿井1/3的班组具备了安全自主管理能力。先后有15个班组、6名班组长荣获两级公司优秀班组及优秀班组长,白光杰班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强化生产源头控制,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该矿坚持以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工作为路径,通过设计优化、工艺改进,装备升级等治本措施,从源头上消险或降低安全风险,提升矿井事故预防和源头治本能力。2019年以来,已减少较大以上风险作业岗位38个,消除了小绞车运输事故风险和架空线漏电、触电风险,实现源头治理、纵深防御、精准管理和科学防控。优化生产设计降风险。严把工程设计安全关,强化工程设计安全评估,优化采煤工作面设计和巷道布置,减化了回采工艺,降低采煤作业伴随风险。升级采掘装备降风险。严格设备设施的准入管理,升级改进设备施施,从源头消除或降低风险。在工作面配置电液控制系统,实现立柱压力监测、自动跟机移架、推溜等功能。采掘工作面通过应用任意角度拐弯皮带及增加中驱等措施,在工作面减少皮带机头硐室和皮带机头固定岗位。所有采区均实现了远距离供电,减少了工作面泵站安装。在综掘工作面投入1米皮带机和可视化集控系统,实现了一人值守操控多部动力。在普掘工作面使用遥控式自动拌料机、自动上料机配套150m远距离喷浆机,极大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降低了职业病风险。使用钻车施工防冲卸压钻孔,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作业频次。改造辅助运输系统降风险。全面推广应用单轨吊辅助运输系统,全部取消了井下大巷架空线,形成了采区单轨吊运输网络化,实现了单轨吊集装箱化一站式运输。消除了架空线漏电触电风险,消除了安撤工作面绞车运输事故风险,降低了撤除工采面自然发火和起吊作业风险。在工作面安撤作业中,实现单轨吊机车整体支架运输作业,简化安撤和运输环节,减少较大风险作业7项,节省1800余人工。规范设备管理降风险。强化设备源头管理,开展了“矿井供电集中整治”“提升系统安全管控整治”“主要运输胶带机全面整治”等“每月一主题”机电专项整治行动,实现设备长周期安全经济运行,机电设备管理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有效将供电、提升、主运输、主通风机等重大风险降低为矿井可接受风险。在2019年中国设备管理大会上,矿井被评为“年度设备管理和技术创新标杆企业”,成为2019年全国煤炭行业中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煤矿企业。
强化重大灾害治理,提升重大风险预控能力。该矿坚持以推进重大风险管控和重大灾害治理为手段,探索形成了以超前研判、过程管控、有效监控和快速响应为主要步骤的重大灾害防治“四步”管控法,紧盯矿井防冲、防治水、防灭火等重大灾害治理,超前辨识评估,科学制定、落实治理方案。现已治理完成A+风险4项、B+风险4项,有效化解了作业现场重大害灾的风险,预防了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实现了安全稳定可控。加强冲击地压防治,严格落实“三限三强”措施,采用扭矩放大器提高顶、帮锚杆预紧力,主动支护能力显著提高;在工作面沿空巷道使用注浆锚杆(索)、恒阻锚索配合皮带梯联合加固支护;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和片帮落顶风险得到较好管控。扩容微震监测系统,合理运用振动波自动定位技术、震波CT探测技术、支架阻力在线监测系统等监测手段,加强了对冲击地压风险的监测;投入大功率履带钻车,提高卸压孔的施工效率,做到了冲击地压风险可防、可控。加强水害防治。重点抓好了水害预测预报及隐患排查工作,对工作面老空积水疏放及钻孔启封等水害隐患做好重点治理;完善水文动态监测系统,保证系统稳定、数据准确,确保矿井水害风险监测及时准确。对主井开展预防性治理工作,有效提高了主井井筒稳定性。加强自然发火防治。加强气体监测分析,做好超前预测预报工作,认真落实沿空侧喷浆封堵、工作面端头隔离封堵、采空区注浆压注惰性气体、工作面打钻注胶等综合防灭火措施,消除自然发火隐患,工作面生产和撤除其间自然发火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强化行为隐患治理,提升员工风险自控能力。该矿强化行为隐患治理是做好个体风险管控的关键所在。我们坚持以深化全员安全风险自辨自控和隐患自查自治为保障,充分认识到“矿井零打碎敲的事故90%是由职工行为隐患导致”,充分认识到“职工行为隐患治理是安全生产最有效、最直接、最有力的抓手”,大力实施矿井主导、科室监督、区队自治、班组自主、职工自律的行为隐患管控模式,教育和引导职工增强行为自律意识,通过消除小隐患,有效防范了零打碎敲事故的发生。严抓思想认识,矿、区队分别每月、每周召开一次行为隐患治理专题分析会,做好查摆问题、剖析根源、明确任务、细化措施等工作,提高行为隐患治理实效。对行为隐患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将五级行为隐患细分为1742条,依据积分差额排名,对采掘单位和辅助单位按月度奖罚,全员严抓严管行为隐患意识不断增强。严抓区队班组,将区队内部制止行为隐患积分与科室制止行为隐患积分的差,作为对区队管理人员的奖罚依据,拉大绩效工资差距,调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主动制止行为隐患的积极性。推广运用红橙黄蓝“四色区域”管理法,利用完全市场化手段调动班组长制止行为隐患的积极性,班组长制止行为隐患人次占到了违章总人次的35.8%。对安全管理基础较好的班组,率先将制止行为隐患的责任压实到党员和生产骨干,今年以来杜绝了严重违章。严抓流程管理,强化岗位流程卡、安全监护卡的使用,制作岗位流程卡244种,安全监护卡137种,推动职工养成了规范的作业习惯。区队利用班前班后会组织学习岗位流程卡和安全监护卡的具体内容,确保职工准确掌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亮明安全监护人身份,在现场佩带统一“安全监护人”反光背心,严格履行安全监护人的职责。严抓行为帮教,一般违章过“两关”教育,典型违章过“三关”教育,严重违章过“六关”教育,对行为隐患积分达到12分的,脱产到行为规范训练基地进行矫正训练,通过心里疏导、受伤情景体验等课程,让职工改善心智模式,养成按章作业和规范作业的习惯。(尹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