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包公”上岗记——河南能源焦煤集团中马村矿的安全小故事
作者:宋国兴 崔艳芳 许艳红
2021-01-16 06:35
来源:煤矿安全网
“刘包公”上岗记——河南能源焦煤集团中马村矿的安全小故事 1月15日早上6点30分,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焦煤公司中马村矿群监员刘茂红像往常一样参加完区队班前会,来到更衣室,取矿灯、自救器、水壶……穿戴整齐的他与工友们一起来到井口候罐笼室,等待入井。笔者也更衣随行。 今年38岁的刘茂红,是该矿综采队的一名支架工,兼职的群监员。在该矿大家戏称是“铁面刘包公”。工作中,他对人对事是“一视同仁”,再小的隐患,他也是丁是丁卯是卯。2020年,他曾被该矿工会评为“五星群监员”。 7点整,刘茂红乘车,走大巷,坐猴车,进偏口,一进入工作地区,他的“黑脸”劲儿就来了。皮带巷,运输线,他举着矿灯,这照照,那瞅瞅,不放过一个隐患,一处问题。在39021工作面运输,细心的他发现有一棚工字钢口错开,当即从兜里掏出小本子,记录下来。来到二部皮带尾,又发现一根叉子棚卸压,立即通知班长,安排人马上处理。 “这是安全队长的职责,你管得宽了吧!”员工队伍中不知谁说了句,“乱弹琴!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处理一定会危及安全的……”刘茂红说,他深知“眼到”、“嘴勤”是一名群监员的最基本素质。 “刘师傅,刚才我注意到你说压风自救必须外移20米,为什么呢?”笔者问。 “压风自救器位置必须距工作面40米,是事故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目的是便于在发生瓦斯、火灾事故时人员第一时间得到安全自救。”刘茂红解释道。 来到采煤工作面安全口,刘茂红放慢了脚步,对顶板支护、支柱压力、防尘装置以及环境卫生状况一一进行了详细检查。当他发现正在检修的电机防护栏缺一条螺丝时,立即要求现场的机电组长限时整改。 在工作面机尾,他看到自己的徒弟小胡在没有停压情况下,冒险拔掉高压管作业,二话不说责令其停止施工。据说,这次“刘包公”师傅升井后一定汇报安监科,徒弟小胡被罚,没有人能说下情。 这时,刘茂红抬手看看手表,8点了,他在笔记本上认真翻阅着,对今天班前不能处理的隐患一一打钩,待下班后安排落实闭合。 “作为煤矿员工,安全工作是大事,干工作要细致、周全,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的负责……”刘茂红告诉笔者说。 笔者与刘茂红挥手告别。工作面里,只见他取来工具,戴好矿灯,开始他一天的工作…… 宋国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