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安全的航帆
扬起安全的航帆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情况总体趋于好转,但由于各地煤矿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会经常受到瓦斯、煤尘、水、火、顶板、冲击地压等灾害的威胁,因此煤矿的安全问题是一个严肃而又不得不老生常谈的话题。在每年的国家新闻报道中不知道有多少年轻的生命因煤矿事故而离开了这个世界;有多少美满幸福的家庭也因此支离破碎不再有以前的欢声笑语;造成了多少妻离子散、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惨剧,因此规范广大职工的安全行为,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成为煤矿发展的重中之重。
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硬件设备,二是安全文化教育。硬件设备的齐全是一个煤矿安全生产的必备条件,完善的设备是一个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另一个就是安全文化教育,它是一个煤炭企业的主题文化,大部分煤矿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职工的安全理念不强、违章作业造成的,因此加强安全文化教育就可以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更快、更好的发展。
我公司自投产以来坚持制度、管理、装备、培训、教育并重,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深入研究,要求精益求精,并积极响应党的政策,落实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的需要,更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矿区的具体表现。
煤矿生产的过程是与大自然不懈斗争的过程,会受到井下环境、地质构造、地下灾害的影响,因此要不断提高一线职工的自身素质,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同时如何预防、减少、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是煤矿生产者、管理者、设计者的责任,管理者们应对发生在各地煤矿的事故做仔细研究分析,更加了解这些煤矿事故的发生起因、过程、后果,如何及时的抢救等等,吸取它们的教训来完善自己的井下作业,领导者还要熟悉井下一线生产工作流程不能瞎指挥;要熟悉专业技术不能不负责任的乱决策;了解井下地质情况和生产条件不能冒险蛮干,绝不允许有违反“三大规程”的违章作业。经分析可知,井下生产过程中事故隐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因为职工的安全行为不规范,没有严格的按照井下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图省事、图方便这种行为就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或隐患。二是客观因素,井下各种安全生产设备不注意保护和定期维修,进而造成设备的损害,即为自身的安全造成了危害也为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得不偿失。上岗新工人在下井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培训安全教育,要在其脑海里深深印入“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同时也要加强其他职工的思想教育,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为提高煤矿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我认为用案例分析法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职工的学习兴趣,反思自己在工作时的行为,提高安全意识。同时让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同志讲讲工作经验,安全工作做得不好的的同志谈谈教训和体会,也要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交流会等让广大职工在思想上都能牢固的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在安全工作上都能引起高度的重视。其次还要加强对职工的专业技术的学习和培养,使职工都能掌握以至精通煤矿井下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使每一位职工在思想上都能自觉地树立遵章守纪观念,并能反对和抵制违章违纪行为,提高职工的自保能力。另外还要进一步强化全面管理,首先要做到对井下操作过程要全面了解进而全面管理,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确保井下安全施工。
煤矿的安全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和发展,同样也关系着您和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美满,因此不要让人间惨剧再次发生,按章作业、按规程作业是对您及众多井下职工生命的负责,对企业健康发展的负责,对您幸福家庭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