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我就是见不得娃娃受苦” ——充灯工曹丽萍投身助学活动的爱心天使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21-04-28 11:20 来源:煤矿安全网

“我就是见不得娃娃受苦” ——充灯工曹丽萍投身助学活动的爱心天使

“我就是见不得娃娃受苦”来自澄合董矿分公司运行队充灯班组长兼女工小组长曹丽萍经常这么说起。

曹丽萍:一名普普通通的董矿女工,走时如风,笑时犹光是她的特征,她为人热情开朗,工作尽心负责,是一位洋溢着温暖的阳光女性。每次见到她,她总是穿着朴素而又整洁的工装,笑容依旧灿烂的面对每一位工友,就这样一位简单而又质朴的充灯女工背后,确有让人敬佩、崇尚的“李焕英”情愫精神。曹丽萍的父亲是一位地道的董矿职工,退休后的他因患上了多种慢性疾病,经常看病,吃药住院,造成家庭经济状况极为困难,公司工会知道了解其父亲的情况后,为她申请了“临时救助”和“大病救助”,并通过科级干部“一对一.心连心”干部帮扶救助,指定矿科级干部定期走访帮扶,帮助其家庭解决燃眉之急,并回归至正常的经济生活。这件事情对曹丽萍影响很深,正是因为工会这样暖心的举动,在曹丽萍心中扎下传递爱心的种子,现在我们就跟着笔者一同前往曹丽萍的事迹,探索人间“臻”爱。

“ 皆为缘起”

“我是困难过的,所以我深知那种无奈感,要不是公司工会给予我生活和工作上的帮助,那段日子我真的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我心存感激,所以就想把工会给予我的爱传递下去。我记得有一个栏目叫《变形记》,就是城里孩子和贫困山区孩子互换环境的节目。当我看到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时,内心触动很大,我想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这就是曹丽萍帮扶贫困学生的初衷。2017年初,她毅然加入了爱心365慈善基金会公益组织,在陕西澄城助学“一对一帮扶”活动中,选定了一个名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照顾的贫困生张丹丹,帮助她在学业道路上完成自己的梦想。

2017年6月份的一个周末,曹丽萍推掉了和朋友的聚会,骑着电动车赶往三十里开外的安里镇小学。这是她第一次去学校了解情况。“丹丹身形瘦小、穿着破旧,见到陌生人也不敢说话。第一次去家里看望时,孩子正跟着奶奶摘花椒,脸上和胳膊上全是花椒刺划伤的血口子,家里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当时就下定了决心尽己所能资助丹丹上学的决心。”曹丽萍说,自此以后,她都尽量协调自己的工作时间,争取每个月能去看望一次孩子。

“尽心尽责 ”

公司工会对于我的帮助就像是“冬天里的一个暖宝宝”,春天里的“一场及时雨”,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总能及时出面,对我的帮扶精准而又细心,不仅照顾到了我的家庭经济也有耐心的对我的个人情绪进行开导,帮助我走出那困难的时刻。所以面对丹丹,我总能以最好的姿态,传递工会“娘家人”对我的“爱”。丹丹是一个腼腆的孩子,一般不会在外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但是我知道,她不像其他女孩那样拥有父母呵护的童年,父母离异带来的痛苦和自卑肯定是烙印在这个小女孩心上了,我也是女人,我能明白那种心情。”曹丽萍这样说。当然,曹丽萍也为她的言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兼职工会日常活动的工作,已经让她具有一定的沟通力和亲和力,于是她借助自身优势,从小孩的心理着手,积极与工会其他女工家属协管员交流帮教心得,在从自身的帮教过程中细心留意家庭原因带来违章操作的职工,把他们的特征记录在笔记本上,通过查阅资料和去“职工书屋”借相关的书籍获得交流方式,用一摞笔记本,见证了她为“爱心”事业下的苦心,也正是因为这样与丹丹交流起来,能准确把握女孩内心活动,鼓励丹丹积极面对生活,正确看待自身家庭环境,不断循序引导丹丹从一个自卑软弱的女孩慢慢变得阳光起来。

“面对现实”

“传递爱心不能只靠三言两语,要做到真的帮扶,就要像工会帮扶我那样,从内心出发,从实际做起。面对丹丹我一直认为只通过心理疏通肯定不能让她真正的和其他女孩一样,必须得让她真正明白,我是个可以信赖的“家人”,而不是一个只有着善心的过路人。”于是,曹丽萍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做起。面对繁忙的工作,繁琐的家事,曹丽萍始终都能坚持抽出时间每个周末看望丹丹,坚持每个月都给予丹丹生活费,坚持逢年过节带着丹丹去游玩,坚持陪丹丹过每个生日,坚持每个寒暑假接丹丹来家里住几天,给孩子买几身体面的新衣服、学习用具等,每天都能与丹丹手机联系,询问学校见闻,关心身体健康,从而拉近与丹丹的内心距离,让丹丹放下心里戒备,从心底真正认可她,从而弥补丹丹内心的那片母爱的缺失、家人的陪伴的缺失、小孩天真烂漫的缺失,正是因为曹丽萍的出现,使得丹丹人生路上明灯常亮,为丹丹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挽救了一个“失真”的灵魂。

“初心映照”

“我是一名煤矿女工,也是一名班组长,更是一名有工会组织关爱的“家里人”,在这全民奔小康的时代中,我必须贡献出我的一份爱心,当然,我也会将工会给予我的爱心传递,面对丹丹,我将继续陪伴她,她是我梦的开始,我必须要把梦圆满。”这是曹丽萍许下的承诺。

曹丽萍的爱心奉献已坚持了五年,丹丹也从一个唯唯诺诺、自卑的小女孩变得活力阳光起来,目前,丹丹已经在安里镇小学顺利完成小学学业,现在城关中学就读初中,而她也依然坚守着自己初心,一如既往将“爱心”传递下去。

“我是见不得娃娃受苦的,现在都2021年了,虽然已经进入全民小康的阶段,但是还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家庭等原因上不起学,得不到好的教育,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们在这个年纪不应该承受这样多的不公,我也希望通过丹丹这个事迹能让更多人也去投入到这项“爱心接力棒”活动中,帮扶那些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儿童,培养他们长大成人。”这是一位煤矿工会女工的美好愿景,她用自己事迹完美的讲述了工会“大爱”传递“小爱”的故事,用无私的爱去帮助贫困儿童走向正途,走向美好的未来,树立了一个新时代煤矿女工的模范。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