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您说话
有事您说话
“老王,这会忙不?”
“咋了?有事您说话。”
“六楼党员学习室有一个排版掉了,你抽空去钉一下。”
“成,没问题,交给我了。” 话音刚落,背着他那标志性的小黄包就走了,不一会楼上就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响声……
大家还记不记得1995年春晚小品《有事您说话》,剧中郭冬临塑造的“小郭”成了家喻户晓的“热心肠人物”代表。而我今天要讲的这个人就与小品中的“郭哥”一样,他的口头禅也是:有事您说话。
“老王”本名王占应,是一名退伍老兵,现在是生产运营公司的一名后勤维修工,因为他勤劳、朴实,并且热心肠,机关不同年龄的人都亲切的称他为“老王”。
老王的“百宝箱”
要说老王最大的的特点,那就不得不讲他的“百宝箱”了,那是他常年不离身的“标配”。记得有一次,老王来办公室换灯管,我们都好奇的过去拎了一下,结果发现这个包真沉,不禁劝到:“你天天背着这个不累吗?就放在库房,有事情再去拿好了。”“那可不行,这背着,有事一招呼就立马能修理了,节省不少时间,再说了,经常背习惯了。”一边说着又随手接起电话:“喂,有事您说话?餐厅水管漏水吗?马上就来。”挂掉电话,老王已经小跑着像餐厅奔去。
在机关后勤从办公室内到到办公楼周边区域,从餐厅到职工宿舍,不论是修理桌椅、锁具,还是疏通下水道、更换零件……他背着他那装着各类工具的“百宝箱”总能解决一切问题。即便是偶尔同事家中有需要维修的地方,他也会利用闲暇欣然前往。
老王的“牵挂”
“现在的西红柿怎么一点不好吃,炒进菜里都没有汁。”
“是呀,都是大棚菜,现在很难吃到小时候西红柿的味道了。”午餐时间,大家围绕着一份“西红柿炒鸡蛋”纷纷感慨讨论着。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办公室主任刘峰陷入了思考中:职工餐厅人员不多,办公楼侧面有块空地,何不自己种点新鲜应季的蔬菜呢。
但是种菜可是个技术活,让谁来负责呢?这可是个关键问题。最后,大家一致推选老王来胜任。从2018年春天到2021年,每年从种苗到收获这段时间,那片小小的菜地就成了老王最大的“牵挂”。浇地、除草、施肥……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他就要去那里看看他菜地。每到收获时节翠绿的黄瓜、鲜红的西红柿、还有青椒、南瓜等无公害自然成熟的蔬菜就在职工餐厅厨师精湛的手艺中变成了一道道可口的饭菜供大家享用。这些在老王辛勤的汗水中成长起来的蔬菜总是另大家赞不绝口,而每到成熟季节老王的那片小菜地也成了大家体验田园生活的好去处。
老王的“倔强”
在大家的眼中老王永远都是温和的,不论你让他干什么活,再苦再累,他也没有一句抱怨。
冬天下雪的时候天没亮他就一个人执拗的为大家把通往办公区的路打扫出来;休假的时候,整个办公楼的卫生和绿植浇水他也坚决要包揽。2019年的疫情猝不及防的打乱了人们的生活,公司各个部门迅速响应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老王不是疫情防控小组的成员,但他却第一个站出来要参与其中。报表不会做、文件也看不懂,但是他坚定的背起消毒液每天定点消毒办公区域,并且主动承担了搬运及看护防疫物资的任务。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他作为一名平凡的后勤职工,默默的分担力所能及的事情。
老王的“满足”
老王不讲究吃和穿,一个时节能更换的衣服绝不超过三件,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干活的,好衣服穿也浪费了。但他也有两件最“满足”的事情,一个就是工作之余喝二两小酒,一个就是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每当有同事感谢和夸奖他,他总是憨厚一笑说:你们干的都是大事,我就只会修修补补,出点力气,只要大家用的到,有事您就说话。
在运营公司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老王忙碌的身影,他就像为这个大集体辛勤耕耘的蜜蜂一样,虽然他不是党员、不是干部,可是却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了另人钦佩的成绩,展现了基层工人最美的精神风貌。(邹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