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铲斗铸匠心——记第三届“四川工匠” 吴丹
2021年6月29日,从四川省第三届“四川工匠”的颁奖现场传出好消息,攀枝花铁矿采运作业区电铲大班党支部书记、副大班长吴丹被授予第三届“四川工匠”。吴丹是如何从一名轮换工蜕变成“四川工匠”的?
一
1992年,高中毕业的吴丹顶替父亲来到矿业山,成为一名“攀二代”。
1997年,吴丹转岗成为电铲司机,有幸拜攀钢首届电铲技术状元韦东彬为师。他立誓:“要在5年内成为一名技术能手”。
在师傅的指导下,吴丹从定点倒货、扫道、装车等基本动作练起,在稳、准、快、满、平上狠下功夫,细心体会每一个动作要领。为了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吴丹利用休息时间系统学习《采矿工艺》《机械基础》《冶金矿山电铲司机》等技术书籍,先后记下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经过长时期的刻苦训练,吴丹的操作技能得到质的飞跃。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吴丹先后三次获得攀钢(集团)公司电铲司机技术能手称号,并于2012年获得鞍钢集团公司露天采矿挖掘机司机“技术状元”;2016年,吴丹在中国技能大赛—“鞍钢矿业杯”全国冶金矿山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上力克群雄,成为“全国冶金矿山行业技术能手”。2020年获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露天采矿工考评员资格证;2020年9月,吴丹以突出的执裁技艺被聘为“河钢矿业杯”第三届全国冶金矿山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露天采矿工专业组副裁判长;2021年被攀钢矿业公司聘为唯一一名“特级技师”。
二
2007年,吴丹开始担任电铲大班长。他发现身边很多职工操作经验欠缺,动作不规范,经常引发设备事故。为了从源头上提升职工的操作技能,他跑遍了攀枝花市所有图书馆,都没能找到现成的电铲操作法。“没有现成的,那就自己搞一套出来!”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吴丹天天背着工具包,提着点检锤,一台一台跑设备,亲自操作电铲掌握其设备状况和操作性能,仔细检查每台电铲出现的设备隐患,用石笔标注异常磨损和裂纹部位,并将各种操作方式摄录存档。一有空闲就把拍下来的视频和图片拿出来,反复推敲每个操作动作与设备故障的关系。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十次修改,吴丹终于运用“三同时”和“去繁就简”原理,成功克服“关斗不及时、浮渣不干净、装车不满”等长期影响铲装效率的技术难题,总结出“五快七不准”电铲操作法,经推广应用,使电铲平均作业效率大幅提升17.1%,一举填补国内没有“WK-4B电铲快速装车先进操作法”的空白。该操作法于2015年被攀钢集团公司命名为《吴丹WK-4B电铲快速装车操作法》,2016年被命名为鞍钢集团公司级职工先进操作法。
三
2015年以来,吴丹担任攀钢技术状元(能手)协会副会长,牵头成立“金兰行职工技术学习联盟”,他坚持以技能训练为提升抓手、以技能竞赛为检验标尺,提出“旁站式PK”技能培训模式,将培训课堂搬出教室、摆上机台,进行现场教学。同时结合互联网技术推行“云+跨界”技能培训,先后制作技能培训PPT课件45个,职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教什么。吴丹先后带徒23人次,其中徒弟陈刚获2016年全国冶金矿山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九名;黄海森、宋大华、付强一举囊括2017年攀钢第七届技术运动会技术能手前三名。在吴丹的带领下,电铲大班已拥有高级工53人,技师6人,高级技师2人。他所在的电铲大班人均作业效率由2016年的15.9万吨/人年提升至2020年的21.67万吨/人年,增幅达36.28%。
2017年6月以来,吴丹领办的“吴丹露天采矿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针对电铲在生产中凸显的各种问题,结合矿山设备机械及电器构造等因素,从改善职工作业条件,改进工序流程不足,改造不合理装置入手,开展技能创新工作。先后完成“朱兰采场特殊部位爆破规范”“采矿设备变频器故障处理方法及维修技术研究 ”“1210m大涌水台阶开沟技术研究”等26项技术攻关。工作室成员赵春秋获“首钢矿业杯”全国冶金矿山行业技能大赛电气点检工技术能手第5名、李映富荣获焊工大赛第14名。这些成绩的取得,为一线职工提供了岗位成才、技能创新的榜样,充分发挥出新时代工匠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2019年11月,吴丹工作室被同时授予“四川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四川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凭借英雄攀枝花般火热的爱岗敬业精神,吴丹始终扎根矿山,在坚守中超越自我、于勤奋中砥砺前行。2015年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2016年获得“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冶金矿山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能手称号”;2018年荣获“第十批攀枝花市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2019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0年被评为“攀枝花英才”。(蒋沛含 蒲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