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1年7月31日,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天津市“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进行参观与学习,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和查阅相关资料,领略中华民族对廉洁文化的传承发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廉洁文化建设,由此感悟红色文化传播的新途径新模式。
关键词:社会实践;廉润初心;廉政;红色文化教育;路径分析
“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位于天津市和平区长沙路95号,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为廉洁文化展示区。此中心,旨在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为民务实、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尚廉、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坚定反腐败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正是“廉润初心”主题展览回顾历史、启发当下的题中之义。
实践团成员进入展馆后首先参观了第一层展厅,第一层展厅的主题是“执鉴之道,御今之有——中国古代廉政制度文化”,以铜镜为主要展品,以铜镜之审鉴,阐释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和反贪立法的发展演变,实践团成员通过对展厅内铜镜展品的观赏,了解了铜镜的形态特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铜镜在历史上代表着自查与自鉴,展厅以铜镜为象征,介绍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与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二楼阅读竹简。程浩明 摄
之后,实践团进入二层展厅进行参观,二层展厅的主题是“思以正节,教以养廉——中国古代廉洁思想文化”,以竹为主要展品,从竹之高洁,阐释中国古代廉洁思想文化的主要内涵,“纷纶草木变喧寒,竹节松心故凛然”,竹子高而内中空,在人们心中是高风亮节的象征,通过观赏展厅中陈列的与竹有关的字画,了解中国古代的竹文化,实践团成员坐在用竹筒制成的竹椅上,用竹制毛笔在纸上写字,感受着文化熏陶,也更深入的体会了竹所代表的文化在廉洁文化中的重要性。
古琴的音乐和适宜的环境使实践团成员开始观察展品的细微之处。实践团成员仔细阅读了竹简上的文言文,并在一旁用提供的墨水临摹文字。舒适度环境使人放松下来,更容易沉浸到环境中去。实践团成员不自觉地利用展厅布置的道具开始学习。由此可见,舒适的环境和沉浸的氛围可以使受众自主地进行红色文化的学习。
随后,实践团成员在讲解员陈女士的带领下参观了第三层展厅。第三层展厅的主题是“君子如玉,温润而泽——中国古代廉政行为文化”。以玉器为主要展品,从玉之尚德,展示中国历史长河中廉吏们的廉政言行。陈女士针对实践团成员提出的“为什么玉能够代表廉吏”进行了解答。她先是从字形上进行了解释:玉,石之美者,从字形上来看,像一根绳子穿着几枚玉片,供人把玩。接下来,她通过《左传》中“子罕辞玉”的故事使实践团的成员们了解到自古以来玉就与廉洁有着密切的关联。
实践团成员还了解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重要资源,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廉政教育载体,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价值取向;要把廉政文化融入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廉洁自律教育之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思想道德基础;要广泛发动,鼓励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以廉政文化激发 强大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拒腐防变的良好氛围。
通过精美的玉石与讲解员绘声绘色的故事,实践团成员们认识到当红色文化走出书本时,如果提供实物展品作为视觉的落脚点,给予声音不停的刺激,便有可能提高受众的自觉力与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接受程度,从而达到深化红色文化教育的目的。
图为实践团团成员在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四楼进行参观。程浩明 摄
最后,实践团成员在第三层展厅参加了“廉润初心”主题读书活动。四楼主题为“承古启今,廉润初心——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展示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探索与前行。通过读书,实践团成员们认识到只有加强新时代廉政文化建设,延续红色血脉,树立清风正气,才能让党的宝贵精神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
在此次实践活动结束之时,实践团与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员进行合影留念。实践团成员借此次实践的机会,将从镜、竹、玉三个角度审视自我廉洁,在廉政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发展这个角度看待廉政的问题。廉洁的品质和初心的坚守,都是新时代红色文化教育的着重点。红阳话梦实践团也将会从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推广模式加以学习,向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又走近一步。
廉政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涵是从政的思想和道德、从政的社会文化氛围、从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它的核心价值是清廉为民做事。[1]1926年8月,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惩治贪污腐败的文件——《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在1927年4月至5月,党的五大第一次选举产生维护和执行党纪的专门机关——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将反腐倡廉的要求贯穿于革命战争时期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为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现如今,党在惩处贪污腐败的方向上更是加大力度。在2020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22.9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70.3万件,谈话函询36.4万件次,立案61.8万件,处分60.4万人(其中党纪处分52.2万人)。处分省部级干部27人,厅局级干部2859人,县处级干部2.2万人,乡科级干部8.3万人,一般干部9.9万人,农村、企业等其他人员39.8万人。[2]这表明了我国在反腐道路上更是需要持续发力,确保为人民谋幸福。
红色文化教育,一直是我国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一处痛点。和平年代的书本知识相较于战争年代的炮火硝烟,更加难以在人民群众的记忆深处留下记忆点。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个人思想渐趋成熟、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在认识上缺乏辨别能力,在社会生活中缺乏实践经验,很容易在各种思潮和价值观的碰撞中迷失自己。[3]一方面,信息爆炸的时代到处都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的声音。人们在辨别是非之后疲于了解事情背后的故事,记下只言片语的历史便抛之脑后。另一方面,进行红色教育时的目的性太强,反而会引起受众的不适与反抗。诚然,严肃的历史面前容不得半点消遣,但将其作为日常教育过程中死板固化模式的借口也是极为不妥的。为了深化红色文化教育,教育者应当用理论教育法与实践教育法相结合、显性教育法与隐性教育法相结合、传统教育法与网络教育法结相合等[4]方法,给予被教育者以沉浸式的环境、精确的物件与循循善诱的引导。在合适的促因下,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将会得到期望的成效。
图为实践团团成员在廉润初心文化传播推广中心的合影。 程浩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