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1、在班(组)长直接领导下,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
2、作业时遵章守纪,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不形成的事故隐患。
3、检查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环境失否存在危险状态。
4、检查出事故隐患后,在班(组)长的具体安排下解决。
5、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时,及时主动撤出危险区域,排除后再作业。
二、岗位作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各级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尽其职,相互协调,认真履行职责。
2、逐级落实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部负责人、班(组)长及岗位工人的责任。
3、各级人员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职责。
三、岗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1、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2、明确本单位各级人员的责任,对隐患排查工作按照职责分工逐级负责。
3、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相关制度,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4、保证安全费用提取使用的有效实施。
5、督促、检查本单位和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
6、按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隐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四、分管负责人的职责
1、协助主要负责人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做好主要负责人安排的所分管的具体工作。
3、及时沟通了解安全生产部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向主要负责人汇报。
4、对重大事故隐患立即报告,协助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部负责人制定治理方案。
(六)安全生产部负责人的职责
1、对矿山生产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责任。
2、生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同时计划、部署、检查、总结、批评。
3、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逐级上报。
4、及时向企业负责人反馈工作情况信息。
5、调动各班组负责人和工人的积极性,全方位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七)班(组)长的职责
1、负责对本班(组)日常工作的隐患排查治理。
2、在安全生产部安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带领工人共同做好工作。
3、进入作业场所后首先排查事故隐患,问题解决后方才可作业。在作业中经常检查安全情况,有新出现的事故隐患要立即解决。
4、现场遇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隐患,撤出作业人员,处理后再作业。
5、本班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停止作业,报告有关领导处理。
6、本班组的隐患治理工作及时向安全生产部负责人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