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奥运会的记忆恰好伴随着曾经重要的人生节点,5年前的里约奥运是我刚刚准备升大学的时刻,一个漫长的暑假因为里约奥运的点缀而鲜活明亮。而东京奥运的推迟仿佛也将我刚刚迈入社会工作的感慨拉扯长了一年,我原以为疫情笼罩下的奥运会于我于多数人而言是冷静的、不那么热烈。但也许却是因为疫情的阴霾,为期十几天的东京时间给沉闷许久的世界一个宣泄的出口,也给予了国人热血激昂的一段生活。
我们讲一位奥运冠军获得金牌是夺冠时刻,甚至会将最振奋的瞬间剪进精彩的集锦,但我们又讲一名运动员为奥运会训练的时间为备战周期。一个奥运周期往往是四年,获得参加奥运资格而做辛苦努力的基础年份通常又是十数年,用十几或几十年的光阴去兑换一刻钟的辉煌绝对是了不起的事情,更遑论坚持的人无法笃定辉煌的瞬间是一定来临的。所有的运动员都是天赋与努力的结合,但他们也都绝对感受着普通人的生活轨迹,在无数次的测试与比赛中不断失败、受伤,然后再自我调节,继续重复枯燥的训练。这是一名运动员的自我修养也是他们刻入骨髓的对冠军的向往,人事是这样无常,没人说得清运动员不良的竞技状态和伤病困扰会使他们错过多少赛事,所以他们以破釜沉舟的姿态在赛场拼搏。而参加奥运的运动员还会背负着更加沉重复杂的比赛体验,除去个人荣誉,他们还必须捍卫祖国的尊严。
一名运动员可以通过个人的成绩成全自己报国的热忱,但一个国家不一定能保全运动员最基本的参赛资格。1932年单身赴洛杉矶的刘长春,2021年东京奥运会场上29名运动员的难民代表团,国土尚炮火连天,他们历经磨难从炮火中走来不过是告诉世界他们的国家还坚强的矗立着。今天,中国的运动员已然能够以平等的姿态与他国运动员展开较量与比拼。
东京奥运会已落下帷幕,奥运健儿努力拼搏的风采是这个东奥时刻最好的风光,中国人民有幸在这样好的时代,去充分体验和享受竞技体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