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规定
1、瓦斯检查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安全技术工种操作资格证后,持证上岗。
2、必须按规定对井下采掘作业地点进行巡回检查。
3、采煤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1)工作面进风流;
(2)工作面风流;
(3)工作面上隅角;
(4)工作面回风流;
4、掘进工作面需测定甲烷及二氧化碳的地点有:
(1)掘进工作面风流;
(2)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3)局部通风机前后各10米以内风流;
(4)局部高冒区;
5、放炮地点检查甲烷的部位有:
(1)采煤工作面放炮地点的检查应在工作面煤壁各20米范围内的风流中进行。
(2)掘进工作面放炮地点的检查应在该地点向外20米范围内的巷道风流中进行。
6、瓦斯检查时,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先消除隐患再进行检查。不得私自进入停风盲巷检查瓦斯。
二、操作准备
1、准备仪器:下井要带齐瓦斯检测仪、检查棍、胶皮管、温度计、手册及其他规定的仪器、用具。
2、对要携带的瓦斯检测仪的各部件进行检查,要求做到部件完整、电路畅通、光谱清晰。
3、检查药品是否失效,钠石灰药品颗粒直径一般应为3—5mm。如发现药品变色失效,应该立即更换药品。
4、气密性检查:首先检查吸气球和仪器是否漏气,再检查气路是否畅通。如存在问题,必须处理好。
5、检查干涉条纹是否清晰。
6、对仪器进行校正:将光谱的第一条黑纹对在“0”位上,如果第五条正对在“7%”的数值上,表明条纹宽窄适当。
7、用新鲜空气清洗气室:必须在和测量现场温度相近(温差不超过100C)新鲜空气中按压气球7—8次,清洗气室。
8、调整零位:按下测微按钮,转动测微手轮,使刻度盘的零位与指标线重合,然后按下按钮,转动粗手轮,从目镜中观察,把干涉条纹最黑的一条对准灵位线 ,并记住,旋上护盖。
三、操作顺序
安全检查→取样→读数→记录手册→填牌板。
四、正常操作
1、把瓦斯检查仪背在身上,把连接瓦斯入口的橡胶管或瓦斯检查棍伸入测定地点,握压吸气球7—8次,使待测气体进入气室。
2、测定地点一般应在巷道靠近棚梁以下50mm的位置,无架棚巷道距离顶板200mm的位置,在冒顶的巷道中,要将橡胶管伸入冒顶高处,由低到高逐渐向上检查,检查人员的头部不得伸入冒顶高处,以防缺氧窒息。
3、按动粗读数按钮,观看目镜,查看原来零位黑线移动位置,读出整数。
4、按动粗读按钮,转动测微手轮,将零位黑线移动到整数位置,在察看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小数位。
5、整数和小数相加,即为该地点的瓦斯浓度。
6、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时,应在靠近巷道底板200mm处检查。
7、检查完瓦斯浓度后,拿掉二氧化碳吸收管,按上述操作检查混合气体的浓度。
8、混合气体的浓度减去瓦斯的浓度,再乘以0.955,即为该处的二氧化碳浓度。
9、用温度计检查测点的温度。
10、用多种气体检定器检查其他气体:
在待测地点将活塞往复抽送2—3次,使检定器内原来的气体被待测气体完全置换,然后抽取现场气样,把检查该气体的检定管两端的玻璃封口打开,将进气端插入到检定器的插孔中(硫化氢的检查:将检测管两端封头切开,按检测管上的进气方向、把检测管插在采样器上,使气样在规定时间内均压通过检测管抽取规定毫升,产生褐色变色柱,读出可靠数据)。将三通阀拨到通气位置,推动活塞把,按照检定管上的通气量和时间,均匀的将气样送到检定管里,根据检定管上产生的变色圈的刻度,读出该气体的浓度。测量一氧化碳时,要避开放炮时间,防止炮烟中的一氧化碳干扰。
11、检查完后,瓦斯检查员要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入瓦斯检查员手册,填写瓦斯检查牌板,并将检查结果通知现场作业人员。
12、瓦斯检查员还应对沿途的通风设施、局部通风设施、防尘设施、监控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3、巡回检查其他地点。
14、升井后,填写瓦斯报表,做到“牌板、手册三对口。
五、特殊操作
1、煤仓内的瓦斯检查及煤仓堵塞后的瓦斯检查与处理,应按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的措施进行。
2、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放炮放顶时,采空区瓦斯浓度的检查范围应按矿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的措施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当瓦斯浓度超限时 应立即停止放炮。
3、在临时停工地点(停风)检查瓦斯时,必须至少2人同行,携带氧气检测仪,并且相距4—6米,从外向里随时检查瓦斯和氧气浓度;瓦斯浓度达到3%或其他气体浓度超过规程规定时,必须停止前进,立即退出,按照排放瓦斯的有关规定排放有害气体,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在24小时内封闭。
4、对于可能存在的瓦斯积聚区,要进行瓦斯检查,发现体积大于0.5立方米浓度达到2%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5、在瓦斯积聚区测量瓦斯浓度时,用瓦斯检测仪取样后,要在新鲜风流中读数。
6、井下需要电焊、气焊、喷灯焊时的瓦斯检查,须按照编制的措施执行。
六、收尾工作
1、将仪器清理干净,收好备用。
2、交接班要在指定地点进行,交情当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