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凝聚群众合力,吹动文化行风

作者:耿午珺 2021-09-13 15:05 来源:煤矿安全网 群众 合力 文化 行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随着物质水平的逐步提高,人民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注重文化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更为强烈,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至关重要。为深入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振兴发展现状,7月24日至8月28日,“千灯共燃耀南北,星火燎原筑基层”中国矿业大学星火实践团前往家镇新庙子村、临河区干召庙民主四社村、都安瑶族自治县赞字村、瑶族乡石跳子村等二十余个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调研活动,感受文化建设为发展魅力乡村带来的活力,并通过与当地基层党员干部的交流学习文化振兴的经验。

  传承历史文化,丰富乡村内涵。“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说起打雕刻,人人有一手”,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羊平镇村民笑着对实践团成员介绍着家乡的雕刻技艺。羊平镇盛产质地细腻、适宜雕刻的汉白玉,自古多能工巧匠,在汉代就享有“雕刻之乡”的美誉,8月24日,实践团成员来到羊平镇学习雕刻文化,了解雕刻之乡的发展之路。在和当地基层党员干部的交流过程中,实践团了解到羊平镇是全国雕塑界大师最多、最集中的县,“我们镇的雕刻艺人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火车站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从党员干部的话语中,实践团成员感受到了他语气中浓浓的自豪感。

  挖掘民俗文化,实现雅俗共赏。中国的广场舞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表达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盼。8月15日晚,实践团成员来到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杨家镇新庙子村党群服务中心,加入了热热闹闹地跳广场舞的村民中。在和村民的交谈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广场舞得到了全村的大力支持,随着舞蹈动作、配乐等稳步提升,广场舞团队越来越完善。新庙子村每年都会在村上举行大型活动数十场次。随着音响放出的歌曲,村民们随着节奏跳了起来,一番充满活力又其乐融融的景象,让整个村子都精神焕发。

  注入生态元素,彰显文化融合。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而且对于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跳石子村是一个瑶寨自然村,位于莽山丛林之中,风景秀美,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8月27日,实践团成员跟随跳石子村组长赵王保来到了他的家中,一块写有“宜章瑶族文化传承艺术歌舞队”的牌子映入眼帘。“要把瑶族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赵组长对实践团介绍到,当地建有瑶族文化传习所,平时会教村里的孩子学瑶歌,学瑶语。随后,实践团参观了当地的莽山黑豚养殖项目和百年木屋项目,看到了当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并将生态建设和瑶族文化传承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建成文旅模式,发挥文化效益。8月26日,实践团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民主村,在基层党员干部柴红霞的带领下回顾了梨花节举办盛景。“这是梨花节开幕时拍摄的照片”,柴红霞为实践团成员展示和介绍着当地千亩梨花争先盛放的场景,甘甜水果、文艺演出、骑行大赛、诗词歌会等不一而足。实践团了解到每逢梨花节,当地居民积极利用自身条件,开办农家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地将以梨花节为特色文化活动,建成文旅模式,推动了梨产品的销售,实现了文化建设与产业振兴相融相生的和谐发展。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地走访和对基层党员干部的专访交流中,实践团成员看到了党把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作为重大工程,将“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结合,延续历史传承,根植文化沉淀,感受到了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自信,提高了在文化熏陶下的人民的精气神,增强了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者:耿午珺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