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细有痕,生生永不息
【中国矿业大学2021年8月8日讯】(通讯员:张文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为响应“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号召,中国矿业大学“流水有痕,非遗不息”文化传播实践团以“水书习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于7月16日至8月1日前往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开展一系列非遗现状调查与文化传播活动。
7月16日,实践团成员抵达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召开到黔南州后的第一次集体会议。会议中讨论了本次社会实践的日程安排、活动内容、人员分工等问题,理清了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活动脉络,并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蒙耀远教授取得电话联系,在教授的指导下,实践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具体的活动细节,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做好了相关准备工作。
7月18日,实践团成员深入都匀市归兰乡,开展田野调查,了解水书习俗的发展现状。田野调查由蒙耀远教授领队,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面向不同年龄段归兰乡水族村民。调查结果显示,水族老人对水书的了解较多,但仅局限于口语层面;年轻人对水书基本没有了解。水书作为水族文化的载体,在传承水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因水书学习难度大、读音复杂等原因,水书的传承仅靠少数人维持,水语也仅局限在水族内部交流时使用。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水语逐渐走向没落,淡出人们的视野。
田野调查后,实践团成员受到了当地水族村民的盛情邀请,来到一户水族人家中作客,与他们共进午餐。在饭桌上,主人谈及了近几十年都匀市的城市发展、水族人民平均经济水平的变化、水族人民生活的变化。在谈论中成员们了解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水族青年更趋向于走出村落,前往城市学习和工作,愿意留下来学习水书的年轻人人越来越少,这是导致水书文化逐步走向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次田野调查深入水族古村落,了解了水族的民俗民风,收集了水书传承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实践团成员在与水族村民的交谈中了加深了对水书发展现状的认识,为后续开展保护和宣传工作奠定了基础。
7月18日,实践团成员前往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蒙耀远教授带领成员们参观校内民族展览馆。教授敲击水族铜鼓,展示水族的独特风采,并取出档案室内的水书原件,让成员们近距离感受水族千年文化的宝藏。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对蒙教授以及3位校内学生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蒙教授表示,水书和汉文化是同源共生的,水书中大量的高频词汇,如天干、地支等是和汉文化是相同的。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汉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而水书仅在水族中小范围使用,无法通过辐射的方式进行推广。水书文字的发展逐渐落后于汉语言,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了不断衰弱的现状。
为宣传水书文化,实践团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民族广场上开展了“水书、水文、水字”活动,蒙教授现场展示水书书法,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此次活动中的书法作品将会进行线上公益拍卖,收益将捐赠给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为研究、保护和传承水族文化奉献一份力量。活动结束后,实践团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民族文化研究学社达成了合作关系,实践团制作的水书纪录片将会在民族文化研究学社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民族文化研究学社也会提供水族文化相关资料,为实践团制作文创产品提供帮助。
7月25日,实践团前往三都水族自治县怎雷村,深入少数民族居住地,与当地居民交谈,拍摄水族人民聚集地的美景为后期制作纪录片积累视频素材。下午,实践团与中国矿业大学梦启支教团开展联动活动,为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彩虹小学的小学生录制非遗课程。此次课程得到了梦启支教团的良好反馈,课堂上学生们认真学习关于非遗的知识,积极地抢答“看水字,猜字意”的问题,课堂氛围十分活跃。此次课程为学生们上了一节有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科普课,同时还把水书文化带到了小学生的课堂中,有效地传播了水书文化。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团了解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会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魅力。传承一种文化,保护一方真情,流水细有痕,生生永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