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这是苏轼的《月饼》诗,诗中可以读出其中的含义,月饼不仅仅是一种食品,它被赋予了一种文化,一种情怀,寄托着人们对不能回家团圆的亲人的思念。中秋节,在这个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哪怕是一小块月饼,也能调动中国人骨子里的民族感情,有期盼、有思念、有祝愿,这也是月饼能够流传千年的真正意义所在。
临近中秋,抖音刷到的是各种花式、各种口味的月饼,那一瞬间,对月饼的美好回忆涌上心头。以前的月饼包装简单,记忆中是白色的油皮纸包裹,有五仁、豆沙、枣泥、玫瑰口味的月饼,这么多口味的月饼,我最喜欢吃枣泥的月饼。那时候吃月饼,轻咬一口就掉渣,吃的时候小心翼翼的,一只手吃,一只手接着,生怕月饼残渣掉在地上可惜了。
还有一种月饼,是妈妈做的月饼,一个木制月饼模具,五角星图案,很多芝麻和糖,又脆又甜,月饼是妈妈一个一个扣出来的,爸爸烧着柴火,妈妈趴在炕边的锅跟前,把月饼放进锅里炕,我们六个孩子守在锅跟前,期盼着……
我们兄妹六个,妈妈总是把吃的均匀分成六份,当然月饼也不例外,让我们各自保管。到手的月饼,我们各自拿上一个吃掉,其它的锁进了自己的抽屉,但是没两天就全部进入肚子里了。只有我的二姐,她总是舍不得吃,把它们包裹好,紧紧的锁在抽屉里,想吃的时候就慢慢拿出来吃。
时间久了,我哥就打起了二姐月饼的主意,他不想被发现后妈妈只收拾他,就把我们拉进了他的队伍。趁二姐不在出门,我哥就带领我们,开了二姐的抽屉,把里面好吃的狼吞虎咽吃进肚子里。至今还记得,二姐哭的稀里哗啦,妈妈把我们一顿收拾。可是,二姐还是会藏,到处藏,而我们好像永远都能找到二姐的“藏匿地点”,还是二姐哭着给妈妈告状,妈妈挨个锤我们……
现在生活好了,月饼的花样、口味是五花八门。今年中秋节,趁着节日气氛浓厚,我们两口子带着孩子们去超市买月饼,只为让孩子感受传统节日,品味传统文化,听着孩子对我说:“妈妈,老师给我们讲,中秋节这一天要吃月饼、赏花灯的,为什么没有花灯?妈妈,我们老师还讲有个仙子在月亮上,她叫嫦娥,她有一只兔子;妈妈,这一天是团团圆圆的日子,我们一家在一起就是团圆……”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而月饼,纵横南北、横贯东西,在万家灯火团圆时刻,诠释了什么是圆满。于中国人而言,圆满之寓意,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珍重;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相依;是父母在、不远游的牵绊,更是深植于每个国人心底的中式浪漫与东方哲学。(韩家湾煤炭公司: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