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网!

轨道线路检查、维修管理制度

作者:煤矿安全网 2021-10-08 11:34 来源:煤矿安全网 轨道 线路 检查 维修 维修管理 管理 管理制度 制度

  为了规范公司运输轨道线路管理,确保运输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1条 职责划分

  公司的轨道线路实行分区域管理,主要轨道大巷、主斜巷轨道、主要斜巷各水平车场轨道由运搬工区负责,其它采掘工作面的日常管理与检查维护由使用单位负责,多单位使用的必须指定一固定单位负责;机电运输科作为职能管理部门,由运输专业组做好轨道日常监管与检查工作。

  第2条 检查制度

  1. 轨道线路检查标准具体执行《窄轨铁道线路质量标准》、《窄轨铁道道岔质量标准》,具体内容见附表。

  2. 公司主要轨道大巷、主斜巷轨道、主要斜巷各水平车场轨道的日常检查工作由运搬工区道工负责;采掘工作面的轨道线路的日常检查机电运输科运输专业组全面负责,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3. 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轨道运输系统各环节及相关系统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轨道工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管理规定以及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等。

  4. 各单位的轨道线路实行分段包保责任制,包保人定期对分管线路的轨道、道岔等进行检查维护,并达到运输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

  5. 对轨道线路铺设不符合要求的严格按照新煤字〔2012〕167号新安煤业有限公司关于下发《新安煤业公司运输专业规范化管理规定》的通知进行整改。

  第3条 维修规定

  1. 轨道及道岔铺设质量,必须符合《煤矿窄轨轨道维修质量标准及检查评级办法》,达到优良 品。斜巷轨道要设防滑设施,要消灭杂拌道、非标准道岔;不同型轨道要分段铺设,接头处要用异型夹板。

  2. 斜巷内及上下车场必须使用标准道岔,道岔轨型不低于线路轨型,不得有杂拌道,上变坡点使用整体罗锅道,下变坡点使用整体塌弯道。道岔应实行挂牌管理。

  3. 检修的分工

  (1)小修:一般运输线路每二个月进行一次月度大修工作,主要线路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参加人员以各使用单位的维修道工为主。

  (2)中修:每半年进行一次,参加人员以使用单位的维修道工为主,如人员不足时可以协调组织单位其他人员参加。

  (3)大修:视轨道磨损情况而定,使用单位具体安排或通过年度大修项目进行轨道线路的维护。

  4. 检修内容

  小修:

  (1)方向直线目视直顺,直线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毫米,曲线目视园顺,用2米弦量相邻正矢之差不得超过30毫米。

  (2)轨面前后高低,目视平顺,用10米弦量不超过10毫米,倾斜绞车道不超过15毫米(设计变坡点不在此限)。

  (3)道岔开程的调整,尖轨的修理或更换。

  (4)扳道器的调整检修。

  中修:

  (1)小修全部内容。

  (2)轨道中心线的调整。

  (3)接头平整度的调整。

  (4)轨道接缝的调整。

  (5)道岔护轨槽的调整,间隔板等的更换。

  (6)轨道连接线的焊接。

  大修:

  (1)中修全部内容。

  (2)坡度、标高和中心线的检查调整。

  (3)更换杂拌道和磨损超限轨道及道岔。

  (4)接头方式的调整。

  (5)轨道浆底处理。

  5. 质量验收

  (1)维护保养工作的质量由巡检人员和道工班长共同验收。

  (2)小修、中修由检修负责人、道工班长共同验收,机电队长参加,并共同填写检修和验收纪录。

  (3)大修由工区分管机电区长人员参加,会同队检修负责人、机电队长、道工班长共同验收。

  第4条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 在主斜巷轨道进行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绞车巷“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规定。

  3. 在机车运行的轨道上检修时,必须与本区段电车司机的协调好检修时间段,检修时,必须两人以上,其中一人负责监护。

  4. 检修地点前后应设有挡车安全设施。

  5. 检修地点需进行烧焊时,需提前一天打好烧焊报告。

  6. 在运输路线上维修轨道时,必须停止工作区域的一切车辆通行,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止车辆误入措施(如斜巷通知绞车工停电闭锁、挂 牌;平巷通知机车司机停运并在施工点前后50米处设置挡车设施。

  7. 严格执行轨道工操作规程。使用弯道机、起道机时,必须指定有操作经验的人员负责操作。弯道机或起道机要放平垫稳,并使钩爪牢固卡住钢轨,以防压伤手脚或弹起伤人,施工人员严禁将手脚放到轨道及枕木下方。在停止作业时,要及时取下操作手把。

  8. 如果需用剁斧,打锤和掌斧的人员要集中精力,打锤者要听从掌斧人的指挥。打锤人不准站在掌斧人的正面,当将要剁断扣件时,用力要轻,扣件两头不得有人,以防扣件飞溅伤人。

  9. 在工作前要检查锤头、镐头、铁锤、剁斧等工具的完好情况,保证其在工作中不松脱。工作时正前方不得有人,并且要注意周围人员,做好自保互保工作。

  10. 在倾斜巷道施工时(维修轨道、地轮等),绞车必须停运。对地轮及易滑落的工具、设备等要用麻绳或8#铁丝固定在巷道帮或轨道上。工作前必须先将斜巷维修点附近5米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有专人看管易滑落物件。

  11. 施工时工作人员要站在平稳可靠点,传递工具时,要相互叫应,不准乱扔。

  12. 轨道铺设时,要严格按照《轨道工操作规程》和《矿井轨道质量标准化》的要求进行铺设,杜绝扣件不全、松动、枕木间距过大、不均匀等现象。

  13. 施工完毕后,要及时清理现场杂物、物料、工具等。

  煤矿窄轨轨道线路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单位

标 准

备 注

 

主要运输线路

一般运输线路

 

 

 

 

1

轨道

中心线

m

单轨中心线符合设计,偏差不大于设计值的±50,双轨中心线的间距不小于设计要求,不大于设计值的20,双轨的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偏移不大于50。

 

检验时,井下以巷道设计中心线进行选点挂线检查;井上以中心桩为准。

2

坡度与标高

mm

轨面的实际标高与设计标高的偏差为±50,坡度误差50m内不超过±1‰即50m内不超过±50(包括倾斜巷道的绞车道)。

 

移交标准,井下量取腰线至轨面的垂距;井上用水准仪测量。

3

接头

平整度

mm

轨面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不能有硬弯。

 

 

4

方向

mm

直线目视直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0;曲线目视圆顺,用2m弦量相邻正矢差:半径50m以上不超过2,半径50m以下时不超过3。

直线目视直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2;曲线目视圆顺,用2m弦量相邻正矢差不超过3。

在接头前后各5m内选点检查。用2m长细绳在外轨内侧量取曲线的正矢值。

5

轨面

前后

高低

mm

目视平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0;倾斜绞车道不超过15(设计变坡点不在此限)。

用10m弦量不超过15。

检查接头处前后各5m(用单丝细尼龙线规定挠度为2)。

6

轨距

mm

轨距符合设计,允许偏差:直线段+5,-2;曲线段加宽后+5,-2。

直线+6,-2;曲线加宽后+6,-2。

在接头前后5m内检查(轨面以下13mm处测)。

7

钢轨

mm

轨型符合设计或满足运量要求,同一线路无杂拌道,上下变坡点必须使用整体弯道。钢轨磨损不要超过规定。

 

 

8

水平

mm

直线段两股钢轨要水平,误差不大于5;曲线加超高后误差不大于5。

直线两股钢轨要水平,误差不大于8;曲线加超高后不大于8。

用水平检查。

9

轨缝

 

井下:不大于5,焊缝无裂纹;地面:夏季不大于7,冬季不大于10,无三处以上连续瞎缝,轨缝间严禁镶牙。

量最大间隙,井下推广无缝线路。

 

10

轨枕

质量

mm

规格及数量要符合设计要求,轨枕无失效。木轨枕的规格(长×高×宽)1200×140×160。

接头处无效,其它无三处以上连续失效。

轨枕腐朽、损坏、断裂至不起作用者为失效。

11

接头

方式

mm

挂头要采用悬接:直线段要对接,相对错距不大于50;曲线段和使用抱轨式人车的斜井绞车道要错接,相对错距不小于2m。

 

 

12*

扣件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数量齐全,密贴、紧固有效,无松动。

用小锤敲击全部扣件。

 

13

道钉

mm

规格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混凝土轨枕螺栓、压板紧固齐全,浮离不大于2。

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

用塞尺检查,用小锤敲击。

14*

轨枕

间距

mm

轨枕间距符合设计,误差±50。主要运输平巷不得大于700mm,采区不得大于1m,且用过渡道板,且轨木一头对齐,拉线10内端头小于10mm,接头轨枕距离为480mm。

 

 

15

捣固

mm

道碴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轨底与轨枕间隙大于2者为吊板)。

目测、锤击、脚踩有松动者为空板、吊板。

 

16

路基

 

无严重塌坡、地鼓、沉降现象。

 

 

17

道床

mm

道碴材质和粒度符合标准;道碴厚度:井下不小于100(个别底板突出处不小于50),地面不小于150道床整洁,道碴不埋没轨枕面(使用插抓式人车的斜井绞车道木枕必须漏出1/3),无积水、淤泥。地面无杂草。

坡度较大的绞车道铺设有困难时可采用固定道床和其它措施;新建和大修路线的道碴要埋没轨枕2/3。

 

18

水沟

 

排水畅通,满足流量要求,水面要低于路基,井底车场及行人巷道水沟盖板要齐全、牢固。

 

 

 

 

 

 

 

 

19

托绳轮

 

数量齐全,转动灵活,托绳轮间距原则10-20m一个,钢丝绳不磨钢轨、地板、轨枕及扣件为准。

 

 

 

 

 

 

 

 

  注:有“*”符号的是主要检查项。

  煤矿窄轨轨道道岔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单位

标 准

备 注

1*

轨 距

mm

按标准加宽后+3;辙岔前后,轨距偏差±3.0。

尖轨前端量一处,尖轨根部量二处,曲线接轨中部量一处,道岔后量二处。

2*

水 平

mm

偏差不大于5。

尖轨前端量一处,直、曲线连接轨中部各量一处,道岔后量二处。

3

方 向

mm

直线目视直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0,曲线目视圆顺,用1m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不大于2,用2m弦量相邻两点正矢差不大于3。

直线检查三点,曲线检查二点。

4

轨面前后

高低

mm

目视平顺,用10m弦量不超过10。

共检查三点,道岔前后及中间各一点(用单丝细尼龙线规定挠度为2)。

5*

接 头

平整度

mm

轨面及内侧差错不大于2。

 

6*

尖 轨

mm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2,无跳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在尖轨顶面宽20处与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2。

 

7*

开 程

mm

尖轨开程80~110。

 

8

轨 缝

mm

尖轨根部不大于8,其它同线路部分的要求相同,禁止镶牙现象。

检查所有轨缝。

9*

心轨和护轨

工作边间距

mm

600mm轨距为572、偏差±2.0。

每组道岔量2处。

10

护 轨

mm

零件齐全,安装牢固、无松动、失效现象,心轨尖端与护轨工作边中点相对(垂直)偏差±50。

 

11

辙 岔

mm

心轨,翼轨垂直磨损不超过7,铆钉无松动,焊缝无裂纹。

心轨在顶面宽35处量,翼轨量喉部。

12

滑 木 板

mm

要与尖轨底面贴合,其间隙不超过2。

用塞尺检查全部滑床板。

13

基本轨与

连 接 轨

mm

垂直磨损不大于7。

用卡尺、卡钳检查。

14

轨 撑

mm

要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1,数量齐全,无松动现象。

用小锤敲击,塞尺检查。

15*

扣 件

mm

鱼尾板、螺栓、弹簧垫与轨型配套、数量齐全,无松动现象。

 

16

道 钉

mm

规格符合标准,数量齐全,浮离不大于2。

用塞尺检查。

17

轨枕质量

mm

规格符合标准,无失效现象。

 

18

轨枕间距

mm

按设计要求布置,偏差为±50,并一头齐布置,整体长拉线端头小于10。

 

19

捣 固

mm

捣固坚实,无空板、吊板。

 

 

 

 

 

 

20

转 辙 器

mm

拉杆零件齐全,连接牢固,动作灵活可靠。

 

21

道 床

mm

道床整洁,道碴不埋轨枕面,地面无杂物。

 

 

 

 

 

 

  注:有“*”符号的是主要检查项。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网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