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楼矿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依靠科技增活力,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切实加强“四新”技术运用,全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多次创新柴油机单轨吊梁吊挂方式,在没有发生任何材料费的情况下,让“天轨”在极为破碎的顶板下走进工作面,完成整架运输任务,为矿山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为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传统的无极绳、慢速绞车+滑道运输安、拆工艺及装备,工序上存在运输环节多、效率低、人员多、不能连续运输等缺点;安全上存在绞车断绳,单体辅助调向崩人等安全隐患;时间上也很难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必须在45天内封闭的要求。
2020年10月,该矿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8258工作面进行创新实践。通过打锚杆、锚索、注浆等手段,让破碎的顶板具有稳固支撑力,“天轨”终于艰难地走进综采工作面,实现了柴油机单轨吊整架拆除运输目标,甩掉了“滑道、慢速绞车”包袱。
但今年8月,新技术在72511工作面遭遇“拦路虎”。
该工作面已经服务了一年零六个月,设备严重老化,且工作面收作时受构造影响,顶板破碎、下出口顶板有淋水,使用注浆、锚杆也无法彻底稳固顶板,存在安全隐患,只能重新探索单轨吊梁新的“生根点”。
不断地盯、找、划,任楼矿另辟蹊径,发现了一个新方案,用支架滑移千斤顶耳座当做单轨吊梁的生根点。
预备区技术人员立刻深入现场,探索方案的可行性。这种方案没有人提出过,实施过程中必须确保百分之百的安全性。通过不断研究、查找支架图纸进行力学验算,新生根点不但安全、可行,而且位置恰当,满足单轨吊梁安装要求,整个安装过程顺利的超乎大家想像,8个人用时3个班就完成了单轨吊梁安装。
在支架上吊挂单轨吊梁,没有发生任何材料费用,单轨吊梁的安装时间持续缩短,用人减少,使用再创新技术的72511工作面,比8258工作面拆除时间再次缩短了15天,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时间成本,一个工作面省下几十万费用。
结合该矿实际,引进薄型起吊梁。新设备长度、宽度比老式起吊梁缩短了一大截,井下拐弯时所需要的巷道弯度大幅度缩小,一个弯道减少了近4米的巷道工程;同时新设备降低了500mm梁体悬挂无效高度, 72511工作面950m出架路线减少500mm卧底量,人工、时间成本全部省下,72511工作面拆除工作,打了一场漂亮的“创新”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