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驾驶人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C1及以上驾驶证件,证件必须与驾驶车型相匹配,并经过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上岗。
(二)驾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交通法规,煤矿“三大规程”、严格遵守《神东煤炭集团辅助运输管理办法》以及相关规定。
(三)驾驶人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入井前必须佩戴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工作服、安全靴、矿灯、自救器等)和携带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便携仪及定位卡。
(四)驾驶人员必须熟悉所驾驶车辆的各种性能,入井前必须对所驾驶车辆按照点检要求进行自检,严禁不完好车辆入井。
(五)驾驶员必须熟练掌握所驾驶车型的应急处置方案、
矿井辅助运输路线及避灾路线、CO 传感器安设点。二、操作规程
(一)启动前的检查
1.检查机油、柴油、变速箱油、液压油、液位是否正常。
2.检查进气软管有无破损、松脱现象。
3.检查制动油管、制动器、波纹管、手动换向阀是否漏油(液)。
4.检查前后钢板是否有断裂,各连接部位螺栓螺母是否有松脱或断裂现象,大梁是否有裂纹。
5.检查各铰接部位润滑是否到位、连接是否可靠、配合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6.检查轮胎的磨损量是否超标。
7.检查罐体是否变形,搅拌器、罐体液位计、球阀、法兰、吸污管及托架等是否完好。
8.检查发电机皮带是否完好,胶管、缆线有无破损,绑扎是否牢固可靠。
9 检查发动机表面是否整洁干净,检查废气处理箱是否干净、防爆栅栏(尤其是排气防爆栅栏)是否堵塞。
10.检查座椅、各开关按钮、门锁、仪表、安全带、后视镜、照明信号灯、倒车语音、倒车影像装置、定位及通信系统等附属设施是否完好。
11.检查罐体、托轮阻架是否固定牢靠,旋转料槽旋转
是否灵活可靠,槽内是否平整光滑。
12.检查转罐操纵手柄是否在空档位置。
13.检查各焊接部位是否有开焊、断裂现象,着重检查方向机支架连接部位、立仁轴、前桥转向节臂、横直拉杆配合间隙是否达标。
14.检查灭火器(含自动灭火装置)、三角架、阻车器是否完好齐全。
15.检查车辆其它各部位有无异常情况。
(二)启动
驾驶员在检查车辆完好并确认周围无人员后,进入驾驶室并关好车门,系好安全带,方可进行启动操作。
1.将档位杆置于空档位置,手制动处于制动位置。
2.打开“电源总开关”,当监控系统启动自检后,显示器显示“正常”。
3.打开熄火开关,将手柄拨至“开”位置。
4.按下仪表面板上的启动按钮。
(三)行车前检查
1.检查油管、水管、波纹管是否有渗漏现象。
2.检查发动机油压表,若机油油压低于 0.2MPa时,应停机排查故障。
3.检查雨刷、前后灯光、喇叭、倒车语音、倒车影像等功能是否完好。
4.检查离合器踏板、脚制动踏板、油门踏板、转向控制、手制动手柄是否正常。
5.踩下离合器,检查各档位是否灵活挂入。
6.检查罐口开启、关闭是否正常,罐体内外是否清洁干净,罐体、托轮旋转是否灵活顺畅。
7.柴油机启动后应怠速预热运转2~3分钟(水温达到
50℃)方可行驶,此时各压力表数值应为:气包压力 0.8MPa~
1MPa;机油压力0.2MPa~0.5MPa;拉起手制动或踩下脚制动,制动压力为0MPa;松开驻车制动,驻车压力约为9MPa~11MPa;蓄能器压力为12MPa~16MPa。
8.检查车辆各类保护系统是否正常、尾气排放是否达标。
(四)车辆行驶及停车
1.车辆起步:起步前释放停车制动闸,确保车辆周围环境安全,鸣笛三次,踩下离合器,换档手柄拨到“I档”,缓慢抬起离合器踏板,待车有向前动的动作后,缓慢踩下油门踏板,然后在完全抬起离合器,根据现场环境适当换档加速。
2.制动:为确保行车安全,在车辆起步后测试行车制动和驻车制动效能是否灵活可靠。
3.临时停车:
(1)临时停车须在不影响井下交通和安全的条件下,停车点为巷道宽敞、顶板支护良好、底板完好,无淋水、无积水、无片帮、不易发生碰撞的位置,安放阻车器,在车辆
前后30米设警示牌(三角架或锥桶)。
(2)临时停车时,应先打开停车方向的转向灯,松开油门踏板,踩下制动踏板,将换向杆推入空挡位置,车辆停稳后,拉起停车制动手柄,确认气包压力在0.8MPa~1MPa,将熄火开关扳到OFF位置使发动机熄火,驾驶员离开车辆必须安放阻车器,并在车辆前后远30米外设警示牌(三角架或锥桶)。
(3)车辆严禁长时间在CO传感器上风侧规定范围内停放或会车。
4.紧急停车:
(1)需要紧急停车时,将车辆靠边侧行驶,松开油门踏板,同时踩下制动器踏板,待车辆停稳后,拉起停车制动阀手柄,将罐体旋转手柄拨到“停止”位置,发动机熄火,关闭储气罐,安放阻车器,在车辆前后30米外设警示牌(三角架或锥桶)。
(2)在脚制动失效无法停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手制动器辅助制动,并尽量将车辆驶向紧急避险道或采取其它紧急避险措施。
5.运行过程:
(1)车辆行驶过程中,注意观察仪表指示等是否正常。发动机水温应保持在80℃~98℃的范围内。
(2)行驶过程中应注意车辆各部位工作状况,若发现
异常,应及时停车排除故障。
(3)坡道行车时严禁换挡,下坡须I档行驶不允许熄火或换入空档滑行,并通过间断踩制动踏板使下坡速度不致过快。
(4)在连续坡道缓冲平台,应将车辆速度降为零,重新提速行驶。
(5)使用脚踏板制动时,应使用点刹的方法,不允许长时间将脚踏在制动踏板上,以防止制动摩擦片过热。
(6)需倒车时,应待车辆完全停止后,打开倒车语音并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后,以缓慢速度倒车。
(7)若井下巷道中积水深度超过300mm时,车辆不许涉水通过,车辆通过水坑时要减速缓慢通过。
(8)车辆运行过程中,驾驶员要密切关注巷道高度,确保车辆顺利通过。
(9)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路况差的路段,必要时停止罐体的旋转,以保证车辆安全通过。
(10)严禁导料槽处于伸出状态行驶。
(五)加料与卸料
1.启动及空载运行时罐体操纵手柄处于“停止”档位。
2.进料前要检查搅拌筒内是否有水,如有积水,将操纵手柄拨至出料位置,排除积水,关闭出料挡板。
3.加料时罐体操纵手柄拨到“ 高速” 档位(大约在
12r/min)并适当加油门,当料达到罐体第二片扇叶时此时料已加满,必须停止加料。
4.加料过多应将多余的料清除,并将回转支承周围处水泥清理干净。
5.加满料后将操纵手柄打到“搅拌”档位,将玻璃及反光镜处水泥清洗干净以免影响视线,再行车。
6.卸料时将操纵手柄拨到“高速”档位,加油快速搅拌
1min然后将操纵手柄打到“出料”档位,打开出料口开始卸料(大约在12r/min)。
7.无论是将操作手柄从搅拌位置拨至出料位置,还是从出料位置拨至搅拌位置(即需要罐体的旋转方向与现在的旋转方向相反时),须待罐体停止转动后可拨至下一操作位置。
8.卸料完成后,向罐体内注入50L左右清水,简单清洗罐内部,同时保证罐体缓慢旋转(操纵手柄拨到“运行”档位),严禁人员无安全防护措施状态下攀爬罐体加水。
9.返程过程中,搅拌5min左右后,将操作手柄拨到“停止”位置,将车辆开到指定位置后卸掉罐体内的水,操纵手柄拨到“停止”位置。
(六)收车操作
1.每班收车前清洗整车,着重清洗罐体内部、回转支承 和发动机罩板上残留混凝土,清洗时严禁向驾驶室内喷水。 2.收车时驾驶员应将车辆停放指定位置,将停车制动手
柄推入制动位置。
3.熄火前柴油机应将气压打至0.8MPa~1MPa,怠速运行
2~3分钟,拨动熄火开关,使发动机熄火,关闭气路总开关、电源开关。
4.绕车一周,检车车辆有无漏水、漏油、润滑油缺少等现象,若有,应对应加注水、油。
5.每班应对排气栅栏、废气处理箱进行清洗。
6.车辆收车后,驾驶员必须对车辆进行全面的点检,填写运行记录表、故障记录表及其他记录。 三、注意事项
(一)严禁故障车辆带病运行。
(二)使用脚踏板制动时,应使用点刹的方式,不允许长时间踩住制动踏板,以防止制动摩擦片高温失效。
(三)严禁车辆超速、超载运行。
(四)严禁在补水箱缺水情况下作业。
(五)严禁驾驶员酒后驾驶车辆。
(六)车辆作业区域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车辆运行过程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制度。
(七)冬季车辆必须停放在环境温度符合车辆要求的地方,否则应将车辆的水放尽,并尽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管路及水箱损坏。
(八)车辆在前进档和倒档间切换时,必须待车完全停
稳后再进行切换。
(九)加卸料工作时,旋转料槽口前严禁站人,罐体倾倒半径内严禁站人。
(十)车辆在经过湿滑路段时,应减速慢行。
(十一)车辆必须按照风量核定准入数量驶入,严禁超数量集中作业。
(十二)车辆严禁甩保护运行。
(十三)按照规定定期对储气罐进行排放水工作。
(十四)车辆运行中,严禁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
(十五)按照规定定期检查储气罐安全阀是否工作正常, 若安全阀损坏须立即更换。
(十六)吹一次空气滤芯,每季度清洗一次进气栅栏。
(十七)严禁发动机水箱高温情况下开盖。
(十八)严禁车辆未熄火状态加油、加水。
(十九)严禁车辆未熄火状态加油、加水。
(二十)罐体旋转作业时,严禁人员靠近。
(二十一)罐体在旋转未停止时,严禁切换转向。
(二十二)清理出料口时,必须熄火卸压作业。四、车辆应急处置
驾驶人员须熟练掌握《神东煤炭集团辅助运输车辆应急
手册》,再出现一下情况时,驾驶员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应急处置:
(一)脚制动失灵:驾驶员必须沉着冷静,根据路况和车速控制好方向。
1.下坡发生刹车失灵时,立即锁止手制动停车,如手制动不能停车,将前进挡位直接切换到倒车挡位并加大油门使车辆减速,不能利用车辆本身的机构控制车速或找不到合适的物体降低车速时, 驾驶员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就近驶入避险硐或利用车体一侧等钢性部位,尽量向无电缆、水管一侧煤壁或岩壁靠拢,以摩擦、碰撞来增加阻力,达到强行停车脱险的目的,尽可能地减少事故损失。
2.上坡时出现刹车失灵,应踩住油门,保持足够的动力,待车辆行驶到坡顶平稳路段时,利用手制动停车。如需半坡停车,应保持前进挡位,拉紧手制动,如有后滑现象,车尾应朝向煤壁、岩壁或安全一面,打开信号灯、鸣喇叭、晃矿灯等手段提示引起后方车辆的注意。
(二)方向失灵: 驾驶员必须沉着冷静,点刹脚制动使车辆停止。在采取上述措施同时,还应对巷道内行驶的其它车辆及行人发出警告信号,如打开信号灯、鸣喇叭、晃矿灯等手段提示避让。在车辆停止后,前后30米摆放安全警示牌,通知维修人员维修。
(三)照明灯熄灭:驾驶员应沉着冷静,双手紧握方向盘,控制好车辆方向,立即停车。打开矿灯查看周围环境后,尽量将车辆缓慢移动到不影响井下交通和安全的地点,安放
阻车器、设置警示牌(三角架或锥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四)漏水、漏油、异响:尽量将车辆缓慢移动到不影响井下交通和安全的地点,安放阻车器,在车辆前后及撒漏油污路段前后设置警示牌(三角架或锥桶),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并汇报调度清理路面油污及维修车辆。
(五)发动机“飞车”故障:立刻关闭断气、断油阀将发动机熄火,将驻车制动旋钮旋转到驻车状态。车辆强制熄火后,驾驶员不得随意再次启动车辆,应上好阻车器设好警示牌,立即汇报矿调度室和车队值班室,在原地等待救援。
(六)突发着火:立即停车熄火断电,佩戴自救器,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合适的方式灭火,当火势无法控制时,立即弃车撤离并汇报调度室救援。
(七)误入深水处:如判断或实测可以通过,档位选入低挡,稳定油门匀速通过积水路段。如车辆在水中熄火,切不可重新启动车辆,人员立即撤到安全位置并及时汇报救援。
(八)车辆碰撞:当车辆出现碰撞类事故时,如车辆还
能移动则要使车辆靠边停放,避免影响其它车辆通行或是造成二次事故发生。如无法将车辆靠边停放或是驶入调车硐室,驾驶员必须在车辆前后30米设置警示牌并对来往车辆晃灯示意。及时向调度室报告事故发生的类型(车辆故障或是运
输事故),是否有人员伤亡、故障原因的初步判断等相关信息,等待救援。
(九)误入低氧区:随身仪器发出报警时,驾驶员应立即驾驶车辆驶离低氧区,在动力不足时应熄火,人员优先撤出汇报。在入口处设置警示牌(三角架或锥桶),提醒后方车辆、人员禁止进入,及时向调度室报告。
(十)误入有毒有害气体超标区域:随身仪器报警有害气体超标,车辆保护未自动断电时,应立即熄火撤人汇报; 保护自动断电后,严禁二次启动,立即撤出人员。
(十一)车辆突发熄火:驾驶员必须沉着冷静,握紧方向盘,尽量将车辆滑行到巷道边侧,点刹行车制动(液压制动),使车辆缓慢停下,车辆停稳后锁止手制动,打开警示灯(便携式警示灯),操作多路阀将铲斗落地,安放阻车器,排查故障原因,确认没有安全问题后方可二次启动车辆。仍无法排除故障时,应设置警示牌,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十二)罐车载料途中故障:当罐车井下载料故障时, 应采取对接进行卸料,防止混凝土凝固。
1.将故障车与非故障车尾部靠近,并将两车的4个球阀全部顺时针旋转90°关闭。
2.将故障车内侧两对接口打开,非故障车外侧的两对接口打开,且两车的马达回油对接口都打开。
3.将故障车的两内侧对接口与非故障车两外侧对接口
对接,故障车马达回油上对接口与非故障车马达回油下对接口对接。
4.启动并控制非故障车的罐体旋转手柄,将故障车罐内的料卸掉。
5.卸完料后将各车的对接管和球阀恢复到初始状态。
(十三)车辆超核定数量进入巷道:立即靠边停车并熄火,等待其它车辆驶出满足准入数量后,方可启动车辆运行。
(十四)车辆遇湿滑路段发生侧滑:
1.如因车辆速度过快导致侧滑,缓慢抬起加速踏板,按侧滑时车身摆动的方向轻打方向,调正车身,避免继续侧滑。如因转向引起侧滑,严禁使用行车制动、乱打方向。
2.如因制动原因造成侧滑,应立即停止制动,同时向侧滑一侧调整方向(后轮侧滑时),摆正车身,避免继续侧滑。调整方向时不能过急或持续时间过长,以避免车辆向反方向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