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规定驾驶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驾驶员必须熟悉掌握车辆结构、原理及维护保养基本常识。 驾驶员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穿戴齐全。 驾驶员必须熟悉行车路线及路面状况。 二、车辆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车辆外观,察看车身、机体、轮胎有无变形、损坏部位,如有异常及时汇报进行处理。 检查灭火器是否齐全、完好。 检查链条、钓钩及吊环的完好情况,如有变形、裂纹或磨损较为严重应立即更换。 检查液压油位(68#抗磨液压油),油位应保持在油位表中间位置。 检查净化水箱水位,水位应加满为准。 检查燃油箱中柴油量(-35#柴油),油位应加满为准。 检查风扇带及驱动带张紧力,用大指按下V形带15mm左右为合适。 检查发动机机油位(10W-30),油位应保持在油尺“高”和“低”标志之间。 检查发动机冷却水位,水位应加注满箱为准(注意此系统有时有压力,开盖时防止喷溅伤人)。 检查空气净化显示器,当显示红色时,过滤器堵死,取出空气滤芯进行清洁或及时更换滤芯。。 检查轮胎、摆梁销螺栓的紧固情况。 检查启动压力表读数是否在700Kpa以上,低于此值时另行充气。 检查液压油管有无磨损、损坏,如有异常立即更换。 检查转向油缸有无损坏、漏油,如有异常立即更换。 检查车门是否牢固,发动机护盖是否牢固。 车辆的启动及启动后的具体检查项目 打开总气阀,将启/停开关打至启动位置,踩下加速踏板,按下启动按钮,直至发动机启动后立即松开启动按钮,松开加速踏板,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几分钟。 如果启动失败,需要先关闭启/停开关,然后充气压力得到700Kpa时再启动,若难以启动,及时汇报进行处理。 启动车辆后排放掉储气筒及气路中的积水。 检查脚制动、手闸及转向器是否灵敏可靠,如有异常及时汇报进行处理。 检查喇叭、灯光是否正常,驾驶室门是否能关好。 检查提升臂操纵手柄,察看提升油缸管接头是否有漏油现象。 检查各仪表读数是否正常,冷却水温最高为90℃;机油压力为40psi;制动闸压力为1200Kpa;转向压力为3000Kpa;牵引泵压力为2500-3500Kpa。 车辆的运行及注意事项 车辆的初驶,重车时选用4轮驱动,空车时选用2 轮驱动,选则低速,推动换向手柄,释放手闸,踩下加速踏板由轻到重让车辆缓慢起步。 车辆在运行中,道路宽广、平坦,视线良好时,则选用高速行驶。 车辆下坡时,必须选择低速行驶,必要时选用脚制动。 车辆在装、卸支架过程中,必须选用低速4轮驱动,缓慢进行。支架装车时,先将车辆倒置正对支架位置,下车前关闭手刹,将吊挂钩放下。 将提升臂操作手柄推于升向的位置,支架缓慢吊起直至支架底座离地200mm方可运输。 6、2轮、4轮驱动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先停车,关闭手闸,制动闸压力表归零后,再操作驱动开关转换。 2轮驱动操作:驱动转换开关打到2轮驱动位置。速度选择开关必须位于低速位置,利用速度选择开关控制车辆速度。 4轮驱动的操作: 驱动转换开关打到4轮驱动位置。速度选择开关必须位于低速位置,利用速度选择开关控制车辆速度。 吊装支架时,倒车、装车等操作必须由一人完成,不得两人配合装车。 车辆的停车 将换向手柄打到空档位置,使用脚制停车锁柄手把选打在启动位置,手闸关闭。 松开加速踏板,使发动机怠速运转,待发动机温度下降至90°C以下后。将发动机开关打到停止位置,将总气阀开关关闭。 停车后必须对车辆进行详细检查并清扫车辆卫生。 填写运行记录。 六、车辆的作业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作业方法 350P/40T支架搬运车装车为倒车装车,先将车辆倒置正对支架位置。 关闭手刹,将吊挂钩放下。 将支架推拉杆前面用专用捆绑链捆绑牢固,后面用8#铅丝绑牢固。 将车辆缓慢倒入支架,将吊钩挂在支架起吊环处。 将提升臂操作手柄推向升起位置,支架缓慢吊起直到支架底座离地200mm方可运输。 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护巷道内的辅助设施。 行驶时,除跟车人员外,特种车辆禁止载运其他人员(跟车人员必须从指定位置上、下车,坐于指定安全乘车位置),在行车中严禁人员追车、爬车或跳车。 运输过程中严格执行“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规定。 卸车时司机必须提前确定卸车地点是否具备卸车条件,不得野蛮或随意卸车。 (二)注意事项 吊装支架时,倒车、装车、卸车等操作必须由一人完成,不得两人配合装车。 水箱加注水压不应大于3kg/cm3,在加水前应先检查油箱盖是否盖好,然后加水(必须使用大于1英寸以上的水管加水)。 车辆运行时,注意观察泵的压力表,如发现压力不正常,应立即停止工作,通知修理人员进行处理。 装车、卸车时要减速慢行,不可野蛮操作,不得用车顶撞支架,避免撞坏车辆。 选择专用合格捆绑用具。 车辆使用时及时的放掉储气罐内的积水。 车辆在转弯时,如转弯弯度较大时应多次回方向到车进行转弯,以防急转弯损坏车辆转向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