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煤矿建集团三十六工程处有这样一名优秀的青年职工,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挑战面前不退缩,敢于逆流而上、攻坚克难,用实干实绩和不懈奋斗铸就来青春最美的底色,他就是集团第三届电工技术比武第一名、集团“技术状元”获得者徐智。 坚定信念 树立“大志向” 2012年7月,刚从技校毕业的徐智来到项目部,对一切都充满着新奇,高大雄伟的井架,飞速转动的天轮,年轻人那颗火热的心被震撼了,望着面前这座沸腾的矿山,徐智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开始编织自己多彩的梦。然而第一次下井,他傻眼了,他那颗兴奋的心几乎冷却到冰点,视野全是凝固的黑色,只有矿工们头顶的矿灯发出点点亮光,巷道又深又长,工作又脏又累,一个班下来,已经累的腰酸腿疼,浑身象散了架一样。几天下来,徐智动了回家的念头,可他看看身边正在干活的老工人和自己流过汗安装好的设备,心里又想,别人能干的活,我为什么不能干,自己年轻有的是拼劲,为什么不能在这里实现理想和抱负呢?徐智波动的心情逐渐平静了下来,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项目部干出一番事业来。 勤学勤思 炼就“真本事” 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深刻认识到,没有过硬的技能,就保证不了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职工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就得不到保障,自己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责任。于是,他一方面努力学习书本知识,积极参加单位和矿方组织的各种培训,同时参加后续学历提升教育,提高自己的理论业务水平,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他虚心向项目部领导、优秀的同事和厂家技术人员学习、交流实践经验,并将学习、掌握的知识积极应用于工作中,学以致用,解决现场实际问题。
有一年11月份的一天,2岁的女儿突然发起高烧,徐智准备休假到医院照顾。刚下班的徒弟小王打电话求救说:“今天主井副提升机房重故障,提升机无法启动,影响生产。”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立马退了火车票,和工友对问题进行了重新摸排,经过3多个小时的认真钻研,快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为项目部挽回经济损失近8余万元。 拼搏刻苦 赛场“创佳绩” “要做就做最好”是他坚定的信念。今年9月份,接到处里组织选拔优秀选手参加集团电工技能大赛的通知,徐智第一时间请缨。比赛前,除了正常的学习训练外,他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理论知识,主动与培训老师交流学习经验,将学到的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加强理解掌握。实操练习中,他加班加点,别人练一次,他练十次。有时,为了提高两分钟速度,他会几十遍甚至几百遍的反复拆装,手上磨出了血泡、磨破了皮,他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休息时,他独自一人静静的躺在床上认真分解、体会每一个步骤、每一个操作细节,反思总结自己在训练中存在问题。有时,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他会一跃而起来到设备旁进行操作训练,直到达到自己的标准才带着憨憨的笑容心满意足的离开。
就是靠着这种干劲和不服输的精神,他连续获得了三十六处电工技术比武第一名、集团第三届电工技能大赛第一名、淮北市煤炭行业绞车工(维修)技能竞赛第六名等多项荣誉。 踏实肯干 冲在“第一线” 2020年初,三十六工程处筹备施工位于陕西宝鸡麟游县的园子沟煤矿东翼一号回风立井工程,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时刻,受多种因素影响,项目部筹备前期道路未施工,只要下雨就变得泥泞不堪,他和同事们硬是用手搬着上百斤的大石块修出一条一百多米的道路。加之施工现场比较偏僻,吃水用水困难,他和同事们就利用现场仅有的一台钻机,每天加班加点,终于在第三天打出了水。为保障筹备工作顺利完成,他和同事们战疫情、冒严寒、顶风雪,从井架、稳绞基础的开挖,到稳绞的安装,再到井架的拔地而起,安全高效完成了筹备工作,当他看井架天轮如期转动的时候,他在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021年4月,根据工作安排,他被调至该处新中标的榆林赵石畔煤矿项目部参与筹备。面对艰巨的筹备任务,身为机电队长,他主动提出成立青年突击队,在筹备现场,急、难、险、重的每一处都有他的身影,从井架、稳绞基础模板制作、支护及浇筑,到稳绞系统、井架及天轮平台的吊运安装;从变电所、压风机房、局部通风机及电缆桥架的安装到高低压电缆的敷设,以及稳绞变频系统调试运行,他都主动参与其中,天天都是起早贪黑,连续三四个月在工地,想家了就和家里打个电话,与家人聚少离多。正式开工后,他不但负责两个井筒电气设备的维修与日常维护,还担负着各个提升机房等重要车间的维修与日常维护工作,经常是井下电器故障刚刚处理完,又跑到地面车间处理电气故障。 降本提效 当好“领头人” 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带头开展修旧利废、节支降耗等工作,要求班组成员从节约每1根钢筋、每1米铁丝做起,设备、配件能修复的绝不领新的。置物架、水沟篦子、电缆滚筒等使用废旧钢筋加工,变频柜底座使用废旧槽钢加工,点铃、防爆电话修了一次又一次……在他的带动下,节支降耗在机电队蔚然成风,不仅为项目部节约了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大家的技能水平和劳动热情。
他常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现阶段的徐智正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状态,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更高的标准,鞭策自己继续刻苦钻研,努力创造更加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无悔,展现新时代矿建青年的良好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