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记
家居城郊户位高楼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站在阳台前,透过玻璃窗向外看,视野里便可收获一片大地的苍茫。
田野里的庄稼早已颗粒归仓。有的地块,秸杆也收拾干净了,只留下稀疏的荒草;有的地块却还有一些参差不齐的玉米杆站立在风中,显然也被羊群啃啮过,一副残败的模样;远处近处的树们,枝杆虽然光秃秃的,但却枝枝伸向天空,向人们展示着它们曾被叶子遮蔽住的另一种风格的美。大地在冬季向人们显露出了她的本色,虽繁华落尽,一身素颜,但却并无丝毫小家子气,而是更加展现出一种骨子里的大气和厚重。
三五个村庄隐藏在冬日的原野中,它们的色调与土地的颜色极其相和,似大地上的隆起,站立在那儿,一点也不突兀,相反倒消除了大地的单调与荒凉。清晨向晚,炊烟渐起,村庄、田野的上空便会笼罩上一层淡淡的乳白色的薄纱,我以为那种意境与苏轼《西江月》中的“马趁香微路远,纱笼月淡烟斜”或许有些接近吧!
遗憾的是没有雪,没有雪的冬季终归是有缺撼的。雪花是上天赐给北方大地的一种神奇的花朵,有它在,北方的原野即使花香消弥,绿意退却,但只要有雪在,只要有雪花飘扬,那大地便是灵动的,便是异彩纷呈的。银白而圣洁的雪花,飘舞在天空中,飘扬在广阔的原野上,给北方大地带来一种超凡脱俗的大美。白色的雪花,虽然颜色单一,但其姿容却丝毫不输给那些春花夏草。翻开中国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关于雪花的赞美诗要比任何一种花草都要多都要精彩。诗人们的心是敏感多情的,诗人们的眼睛更是雪亮的。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酒是新酿的米酒,酒面上还浮动着绿色的泡沫。红泥烧制的小火炉,炉火正旺。暮色苍茫,是将要下雪的模样。诗人独坐在火炉旁,闻着淡淡的酒香,静静地等待友人的到来。这是多么美妙的一种意境啊!
《三国演义》中刘备二顾茅庐时有这样一个场景:时值隆冬,彤云密布,瑞雪霏霏,正行间,路旁酒店中有人击桌而歌曰:“吾侪长啸空拍手,闷来村店饮村酒;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玄德进店视之,但见二人凭桌对饮,却非孔明,乃孔明友石广元、孟公威也。这样寒冷的冬日,三两好友,围坐在温暖的火炉旁,小杯浅酌,吟诗作赋,谈笑风生,是何等得惬意!
文人隐士在冬天这样潇洒飘逸,而那些蜗居于北方原野大小村庄里的村夫俚妇们的冬天也并不寂寞。晴好的冬日,在许多村庄的大街上,向阳之处,大都会有一些“站街者”,他们在那里或站或蹴,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家长里短,天下大事,海阔天空地侃着。有雪的日子,他们会汇聚于村里的豆腐房里,炕上坐着地下站着,有人慷慨讲述,有人洗耳恭听,上演着一场场的故事会。不知不觉中,时光便随着那冬日的风飘远了。这种日子,虽不如文人稳士那般的惬意,倒也闲适自在得很!
在农耕社会,冬季往往正是农闲时节,因而时光的脚步是缓慢的,那是一种现代人难以体会的慢生活。如今被人们所珍视的许多民俗文化活动,正是农耕社会的产物。但现在这种慢生活却很少有了,即便那些最偏僻的乡村,日子也是在紧跟快赶,顶多会有一些老年人在固守着他们的慢生活,但这更像是一种反刍。村里那些年轻人早就被裹胁到城市的快节奏中,停也停不下来。
今年的这个冬天多少有些反常,不仅没有雪,而且气温也出奇得高,二九天的最高气温竟然能达到零上六度。俯视窗外,近二十层高的楼房背阴处的冰也在融化着。节令虽是小寒,但依然没有雪的踪影。窗外无雪的大地,苍茫而寂寥,多少有些无趣。而城街上车来人往,又有谁会像我这样,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驻足,去感知冬天的景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