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安全监测监控仪器,那可是安全生产的“眼睛”,稍微有点风吹草动、蛛丝马迹,总逃不过这双眼,及时报警、及时保护,守护着煤矿安全生产。蔡可军,作为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信息科监测班班长,从事监测监控岗位18年,一直精心守护着“眼睛”的安全,确保它们能正常运转。作为机电专业高级技师的蔡可军,不仅在矿技能比武竞赛中无人匹敌,更是在公司技奥会上多次问鼎冠军,登上最高领奖台。大家都说他是“比赛达人”,而在内行人眼里他更是当之无愧的“技术大拿”。
近年来,该同志多次荣获该矿“先进工作者”、“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获得大屯公司第七届技奥会“安全仪器监测工”的季军,并蝉联第八、九、十三届技奥会该工种的冠军。
精心护“眼”器
随着矿井下系统的不断延伸,监测监控专业“点多、面广、战线长”这一特点凸显出来,为了保证“数据准确、控制可靠、处置迅速、监控有效”这一要求,这双“眼睛”就需要常擦常亮。他的身影整日奔波在井下各个采掘头面,无论条件多么恶劣,任务多么紧急,他都会干在前、冲在前。每当井下监测设备出现故障,他的身影总会及时赶到,钻地沟、爬梯子、捋线缆,不惧脏和累,只为能尽快解决故障恢复生产。他对井下51台监控分站、81台甲烷传感器、18台风速传感器、70台一氧化碳传感器和40台烟雾报警传感器都了如指掌,足迹、汗水遍布井下各个犄角旮旯。
精技治“眼”疾
“发现故障及时排除,是维修人员的本职,让同样的问题不再出现,超前掐断设备事故链,维修人员才算称职。”蔡可军说到做到。有一次,7013溜子道掘进工作面的卡轨车一启动,监控系统传感器就会交替出现误报警现象,传感器显示为断电输出,没了电,严重影响区队的正常的安全生产。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问题,得知区队检修人员也采取了措施,故障还是没有排除。蔡可军根据区队故障描述并结合现场排查情况,初步判断是磁场干扰,故障点应该在卡轨车的变频启动器的电路板上。他立刻着手处理,熟练地打开监控分站接线腔,把外壳接地改为直接连接接地线,再次送电试验,结果发现虽然干扰情况明显减小,但是还是没有完全消除。他又更换了新的消磁环,把传感器的信号传输线重新缠绕。经过反复调试,传感器的传输数据终于恢复正常,干扰现象消失,安全监控系统又正常运行,区队恢复了正常施工。可蔡可军来来回回,跑前跑后,衣服早已湿透了。去年5月份,中央采区安全监控系统分支出现中断现象,并出现只有7013溜子道1台监控分站通讯的假象,严重影响了安全监控系统的可靠运行。监测现场,检修人员未发现异常,蔡可军火速下井,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应为通讯线路短路造成的,用分段查找的方法准确的找出了发生短路线缆的具体位置。线缆短路故障排除后,中央采区监控系统数据恢复正常上传。
精炼修“眼”技
“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事监测监控工作十几年来,他一边兢兢业业地工作,一边踏踏实实地学习业务知识,找来专业书籍,利用休息时间,认证学习理论知识。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在井下供电检修的经验,从矿井监测监控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一样一样地摸索,一点一点地学习。工作时随时记下每一个细节,并把调式、设备控制要点牢牢记在心里。下班后,再把一天学到的东西归纳整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翻书查阅资料,直到弄懂吃透。虽然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电工维修》《矿井安全监测监控设备》《电气安全技术》《煤矿安全技术》等专业书籍,但蔡可军还总是认为自己懂的太少,理解的太浅。蔡可军就是这样用心干活、潜心钻研,业务技能不断提高,不但顺利考上了机电专业高级技师,更成为单位的维修高手。近年来,该同志多次荣获该矿“先进工作者”、“优秀班组长”等荣誉称号。获得大屯公司第七届技奥会“安全仪器监测工”的季军,并蝉联第八、九、十三届技奥会该工种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