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赤诚写担当
他不善言谈,但善解难题;他身处平凡,却绝技傍身。他,就是荣获“陕西省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铜奖”、陕北矿业公司“安全先进工作者”、张家峁矿业公司“劳动模范”的销售中心职工李文强。自2009年3月调入该公司工作至今,他在销售中心检修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坚守,被大家赞誉为“检修专家”。
秉承“北移”精神的“奋进者”
2009年,年仅26岁的关中汉子毅然决然地离开熟悉的故土,亲爱的家人,投身于离家近800公里外的陕北高原。为了企业的发展,背井离乡,踏向未知的远方。面对恶劣的环境、艰苦的条件、陌生的岗位等诸多困难,李文强并没有退缩,始终把新岗位当作新挑战,新环境当作新征程。
常言道“舞活销售龙头”,只有充分发挥销售龙头带动作用,才能带动煤矿产业链条,进一步撬动市场,为企业创造效益。保障“销售龙头”的核心就在运销设备能否高质量运转,设备检修质量高不高。销售中心设备具有点多、线长的特点,“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大水漫灌式管理不仅无法有效保障正常运转,而且只会把检修变为“抢修”。李文强根据设备类型、运转频次、使用周期、季节变化、磨损程度等因素,按照电气、液压、机械三大板块精准分类、精准施策,制定班组、个人日、月、季度检修计划,以工作单、工分制的形式充分调动检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夏天考虑冬天的事,冬天考虑夏天的事,提前部署,超常谋划,时刻把预防意识前移,把检修质量重心下移。在销售厂区他每天微信步数都在2万步以上,每月工作日都不少于25天,全年工作更是达到300天以上,来单位12年来过年留守10次,销售中心设备完好率常年达98%以上,运煤客户满意度达100%,一串串普普通通的数据,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践行“三特”精神的“好大夫”
起初的装运煤,由于未考虑到陕北的极寒天气,设备故障繁多。冬天零下二十多度时,计量地磅下传感器频频故障,导致运煤车辆不断滞留的厂区,为了确保运转,李文强带领检修同志们积极联系地磅厂家,调整传感器点位,用手掏出地磅侧的冻冰,连续坚守三天三夜,吃住在磅房直到彻底解决。快速装车站601机头电机出现异响,为了不影响铁运装车,只能把检修时间调整到下午4点,高空作业、空间狭小,停电闭锁、挂倒链、拆螺栓、拆液力耦合器、移电机、拔对轮、调平找正……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的进行,凌晨4点,一气呵成,顺利完成检修任务,一个不眠夜整整12小时。新增的破碎系统,是在原本设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两条皮带栈线和一套系统,一段时间煤炭市场情形不理想,客户对块煤粒度要求高,存在顶仓压力。为了满足客户需求,积极翻阅设备资料,在设备参数合理承受范围内,提出解决方案将135破碎机粒度需由50mm调整至30mm,他主动连夜带领班成员取出边齿板衬板,缩短边齿板与滚轴距离,大锤与铁的碰撞嫣然成为当晚最美的声音。经过调整后立即投入试运转,有效缓解了顶仓影响生产的压力。一件件的小事,仅仅是他攻坚克难的一个缩影。多年来,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上班还是下班,只要设备有问题,他总能在10分钟内赶到现场。他常说,我是一名来自老区的煤矿人,一定要向老前辈学习,必须要传承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精神。
聚焦“智慧”发展的“创新人”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一词排在首位。作为一名党员,同时也是煤矿基层班组长,如何汲取力量推动煤炭运销向着智慧化、智能化发展,如何能将传统煤炭销售向着“新时代卖炭翁”奋进成为李文强工作的思路和方向。刷卡取电、远程装车、二维码巡检、PLC应用、大数据分析等等,一系列陌生的词语,一个个想都不敢想的事,全部被他结合到销售工作实际,并且落地生根。运煤司机从进入厂区到完成装运不足10分钟,地销班组的同事们不用在现场顾虑严寒和酷暑,不用吸附着厂区的煤尘,仅需要动动手指,操作操作电脑即可完成原本的工作。从现场到集控室,从脏乱的工作服到西服衬衣,从地销一个班组15人降至8人,点点滴滴,都与他勇于创新的思路,宽阔的视野密不可分。由他主持的小改小革、技术创新已达到近80项,累计为单位创造生产价值近千万元。
淬火提纯,百炼成钢。多年来,李文强始终坚持“高”的追求、鼓足“闯”的干劲,以担当实干推动检修事业发展的“车轮”,不断提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过硬本领,时刻保持思想和行动上的知行合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积极为安全运销保驾护航,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出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