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网络风险治理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
4月23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于线上成功举办主题为“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矿业大学网络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罗坤瑾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长贵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锋教授,河南大数据管理局谢海宝处长,徐州市委网信办陈先明处长,《工人日报》记者吴麒洋先生,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矿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翟石磊教授,中国矿业大学人文学院广电系主任曹洪洋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系主任许超教授出席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公共管理学院部分本科生、研究生,共计百余人。中国矿业大学网络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彦华副教授主持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分为领导致辞、学术报告、学术研讨和学生提问、领导总结四个环节。
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锋教授致辞。首先,他对各位专家学者莅临线上研讨会表示衷心的感谢以及热烈的欢迎。其次,王锋副院长围绕此次研讨会的主题进行相关背景的概述。他指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风险进一步蔓延,希望专家学者们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等多维角度出发,在研讨会上碰撞出新的观点与看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罗坤瑾教授作主题为“疫情传播中的群体恐慌情绪及恐慌记忆”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罗坤瑾教授从“恐慌情绪蔓延:寻找替罪羊,疾病污名化”、“恐慌记忆形成:群体记忆及媒介恐慌臆想”、“恐慌情绪释放:抗疫Vlog的媒体生产实践”三方面展开,以疫情传播为大背景,借助多个案例进行交流分享。为更好阐释恐慌情绪蔓延的危害性,罗教授以成都女孩、广州阿婆为例,运用“猎巫运动”理论来剖析群体情绪。罗教授指出在大众传播时代,猎巫运动成为人类为群体找寻替罪羊和群体霸凌的发泄途径。随后,罗教授从传播学的角度,借助深度访谈等方法分析群体恐慌以及群体记忆产生的原因,包括政府管理、民众本身及自媒体的放大效应等。此外,罗教授还指出,恐慌的根源不仅在于媒体过度制造焦虑,也在于社会的集体意识的衰落,并从学术角度说明了抗疫Vlog的实践效果突出。
学术研讨环节,河南大数据管理局谢海宝处长指出网络舆情具有传播主体去中心化、传播内容的负外部性、传播方式的强时效性等特点,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推动网络舆情治理的相关建议。徐州市委网信办陈先明处长围绕网络违法有害信息的处置进行交流分享,他指出需要从把握违法有害信息的分类和治理重点、加大网络举报宣传的力度、加大有害信息的处置协调力度、积极动员网民参与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监督四方面出发。《工人日报》记者吴麒洋先生围绕“小题材如何做深政务事件传播”以及“正确引导政府政务舆情”,结合日常写作实践,从找准传播中的关键点、执笔中的全局观、现场的多维度采访等角度出发,总结出舆情引导应该发挥“顶天立地”的报道精神。中国矿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翟石磊教授详细介绍了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智库结构,并从国际和历史层面指出,西方国家不论是智库还是媒体对中国形象妖魔化定论,以所谓学术研究之名掩盖政策工具本质,推高国际反华情绪,制造“中国威胁论”,形成了“中国恐慌”浪潮,并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中国矿业大学人文学院曹洪洋教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和社会行为相互作用关系指出,疫情中的群体恐慌情绪会出现钟摆式传播,这就需要舆情管理部门介入传播过程,即对舆情进行科学治理,并对其治理方式展开思考。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许超教授从全球化视角、政府视角、公民权利视角、精英阶层视角对网络治理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法治化治理方式展开深刻思考。
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长贵教授总结。首先,他结合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指出,我国在国际社会话语权的进一步扩大和社会网络舆论的妥善治理是值得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其次,李教授对莅临此次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并对网络风险治理中心的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本次研讨会是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实践,为我院师生与其他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搭建了平台,有助于我院师生拓宽视野、创新思考,加深对网络舆情治理领域的理解,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我校在媒体治理与网络舆情治理领域发出矿大的时代之音。
线上研讨会开展
李长贵教授总结发言
王锋教授致辞
罗坤瑾教授进行分享
专家研讨会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