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从唐诗的角度了解唐朝的时令风俗

作者:于嵩 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 2022-07-15 20:54 来源:煤矿安全网 唐诗 角度 时令 风俗

  今天闲来无事,分享一下在唐代人们都过哪些节日,唐朝人过节都有什么风俗讲究。

  我们从一年之首开始说,第一个节日叫做“元日”,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元日又称为元旦、元正、元朔。在这一天,宫中皇帝临朝,百官整齐排列于朝堂之上,干嘛呢?给皇上朝贺新年,当然不是光说嘴的,还要献上贡品。唐代诗人张祜《元日仗》这首诗中有两句“文武千官岁仗兵,万方同轨奏升平。”大家看这两句就写出了百官朝贺时的大场面。

  在民间,元日这天也有过节的气氛,大家会燃爆竹,装点节日气氛。但唐代还没有贴春联的习俗,往往是用桃木板写“神荼”、“郁垒”两个字,挂在门上,就是我们说的“桃符”,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北宋,所以在王安石的《元日》就能看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中国神话故事中,“神荼”和“郁垒”是兄弟俩,居住在桃树下,能捉鬼,所以家家户户挂桃符就是为了消灾辟邪。他们哥俩据说是中国最早的门神,现在大家在门上贴的门神多是“秦琼”和“尉迟恭”两位唐将,那就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元日唐人饮食比较有特色,比如吃五辛盘,就是由五种辛辣的食物组成,据说可以发散五脏中的陈气。唐人过节还要饮用屠苏酒,是在中国古代春节时饮用的酒品,故又名岁酒。屠苏是古代的一种房屋,因为是在这种房子里酿的酒,所以称为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中浸制而成。这种药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疬之邪的功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的。孙思邈每年腊月,总是要分送给众邻乡亲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孙思邈还将自己的屋子起名为“屠苏屋”。以后,经过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

  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最年少的饮起。也就是说合家欢聚喝饮屠苏酒时,先从年少的小儿开始,年纪较长的在后。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说的就是这种风俗。有人不明白这种习惯的意义,董勋解释说:“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这种风俗在宋朝仍很盛行,如苏轼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苏轼晚年虽然穷困潦倒,但精神却很乐观,他认为只要身体健康,虽然年老也不在意,最后罚饮屠苏酒自然不必推辞。

  元日这天人们还要走访拜贺,元日过后,亲戚朋友就开始互相邀约宴饮,雅称“传座”。唐人过元日的风俗和我们现在过春节的风俗还是有一些相似的,还是以家人欢聚、消灾辟邪为主,气氛温馨热闹。

  接下来是第二个重要节日“上元节”,就是咱们现在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的重要活动在晚上,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叫做元夜、元宵节,这里的“宵”就是夜晚的意思。元宵节其实在汉代就已有之,不过盛行于隋唐。唐代的长安城实行宵禁,宵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了,但是十五这天例外,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之为“放夜”。苏味道诗中写道:“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其中“金吾”指的是京城禁卫军,“漏”是古代计时器具。此句说不禁夜,漏鼓就不必催人了。这一天,长安城里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就是一座不夜城,长安城里的少女、妇人都穿上了最美的服饰,出来游玩。

  唐人还要过一个现在没有的节日“晦日”,就是正月的最后一天,这是个巫风很浓厚的节日。这天要干什么呢?“送穷”,所以这天也被称为“送穷日”。送穷的风俗在唐代很盛行。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过一篇《送穷文》,文章借“主人”和“穷鬼”之间的对话,表白自己四十多岁了,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恳请“五穷鬼”离开,不要总缠着他。唐代诗人姚合有一首诗写到“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由此可见这种风俗在当时很普遍。大家要注意这里的“穷”不光只没钱,也指做某事不得志,不顺利。

  大家看,古时候的人和现在的人一样,都想在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将过去一年中不顺心的、不如意的事情赶走,节日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出了正月,每年的三月三日,“上巳节”,唐代的人大多在这天到郊外踏青游玩。此时刚好是阳历的四月份,春暖花开,适合出行。唐人李绰在《秦中岁时记》一文中说:“上巳,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大家看,这一天就是出去踏青、宴饮的日子。诗圣杜甫《丽人行》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说的就是杨贵妃姐妹到曲江踏青的情景。

  说完了上巳节,我们按照时间顺序要说的是“清明节”,扫墓祭祖的节日。其实唐人在清明节之前还个节日--“寒食节”,寒食节和清明节的作用差不多,都是祭祖的。唐人从寒食节就开始上坟扫墓了,不过寒食不能点火,扫墓不能烧纸,只能把纸钱挂在树上、或是压在坟头。张籍《北邙行》“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说的就是这样的情景。

  到了清明就可以烧纸祭祖了,杜牧《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里“欲断魂”的行人说的的就是去扫墓祭祖的人。这个节日也在春天,大家除了祭祖还会在闲暇之时出外游玩,清明踏青在当时也很盛行。据说崔护“人面桃花”的故事就发生在清明。崔护科举考试名落孙山,清明独自到城南游玩,桃花深处叩门求饮,女孩开门给他水喝。女孩子面若桃花,含情脉脉,给崔护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第二年清明再来探访,发现这里门锁人空,于是提笔在院门上写下了《题都城南庄》这首诗。

  清明过后最大的节日是“端午节”。古人认为阴恶从五而生,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恶日,五月五日是一个恶病泛滥的日子。因此要在这一天戴彩绳,驱逐毒物,喝菖蒲酒,祛病强身,在门口悬挂艾蒿,消灾辟邪,而且那时候南方就已经有了龙舟竞渡的活动。

  端午过后是“七夕节”。七夕就是现在的农历七月七日,现在已经被炒作成了中国情人节,因为这个节日来源于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由于故事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爱情的向往,所以唐人常常用七夕为题材写一写反映这一主题的诗歌。比如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写的就是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

  七夕除了反映对美好婚姻爱情的向往,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乞巧”,所以这个节日也被称为“乞巧节”,女孩子会在这一天祈求上苍让自己变得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过去的女子纺线织布,缝衣做鞋,都是生活必备技能,所以乞巧就变得非常重要。

  乞巧节过后到了“中秋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赏月是当时的重要活动,人们非常钟爱八月十五的月色。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一年明月今宵多”,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所以中秋除了赏月,还寄托了一种团圆的情思。

  八月十五之后的节日是“重阳节”,九月九日也是唐人很重视的节日。“九”谐音“久”,这个节日有祈求长寿之意。那天主要的风俗活动就是登高和饮酒,饮的是菊花酒。这些活动主要目还是消灾辟邪。说到这儿,大家一定会想到王维《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里提到了“茱萸”,这种植物香气浓烈,能驱虫、除湿、辟邪。

  天气来到了冬天,这个冬天的重要节日叫“至日”,也就是我们说的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唐代皇帝每年冬至都要到城南的圆丘去祭祀上天,可见当时唐代朝廷对至日的重视程度。民间,老百姓对冬至也非常重视,大家认为这一天阴阳二气自然转化,是上天赐给人的福气。所以皇帝祭天,民间祭祖,这一天人们要祭拜祖先,阖家团聚,宴饮过节。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中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说自己客居在邯郸的驿站,不能在冬至和家人团聚,想起家人深夜睡不着,想念自己。用这种角度来写,思乡之情倍增。

  冬至之后,到了腊日,也就是我们说的腊月初八。这个时候天寒地冻, 古代中国属于农业社会,这个时候是农闲,没什么工作要做,人们利用这个时间联络感情。腊八这个节日,民间流行的活动是互相赠送礼物。唐代皇帝那天也会给臣子送口脂、面药等物品让大家涂脸防寒,这样也显得皇帝关怀臣子,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

  最后,我们迎来了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日:除夕。除夕是农历的十二月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夜,唐代宫廷有一种迷信的仪式,称为“傩戏”,就是由乐师戴上面具,扮成鬼神模样,击鼓舞蹈以消灾辟邪。孟郊《弦歌行》中,“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说的就是当时“傩戏”里的场景。唐人除夕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守岁。无论宫中还是民间都灯火常明,终夜不眠。唐太宗有首诗《守岁》,其中写道:“共欢新故岁,迎送一霄中”。除了守岁,一家团圆也是必不可少,一家人一起守岁,一同欢饮,祈祷新年的吉祥如意。

  唐人的重要时令节气风俗就介绍到这里,时令节气的风俗是由一个民族共同体经过长期的岁月沉淀形成的文化活动。表面上是活动,但实际上是一种增进人与人之间情感,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古代的节日还是今天的节日都有这样的特质,只是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下一篇:又见江南烟雨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