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的“露天电影”
说起露天电影算是我们那一代人的集体美好记忆。小时候,电影大多数是在露天放映,在村子空旷地方竖起两根木杆或者靠近两棵树上,幕布和喇叭绑在杆上,天一黑就可以放电影了,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凛冽,我兴致不减,能精神十足的看完两部影片,再走上几里路回家,竟然不觉得丝毫困倦和寒冷。
那年代影片很少,好电影更是凤毛麟角,百看不厌。每次听说放电影,我的心情就过年一样高兴,哪怕晚饭不吃,也要早早赶到放映场地,占据一个好位置,不然就要看反面了。四邻八舍的男女老少倾巢出去,成群结队的人们挤在像篮球场大小的空地上,像赶集似的热闹。当时我们乡下电还不正常,发电用的是汽油发电机,等发电机响起就是快开始了,终于,放映机射出一束强烈的光,全场顿时安静下来,伴着胶片轮子轻微的吱扭声,喇叭里响亮的声音飘向远方,电影散场后,人们一哄而散,条件好的手握电筒,一路上灯光闪射,前面的已到了村头,后面的灯光还在二里外晃悠呢。
最难忘的露天电影要数看《少林寺》了,早就听说,这是一部内地运动员拍摄的首部功夫片,好看极了。让一帮影迷兴奋得摩拳擦掌地等待着。可是那天晚上放映是第三场,要等到后半夜片子才能到,刚开始精神十足过了半夜,睡意袭来,开演后看得迷迷糊糊,但少林功夫一度让少年的我们很着迷。
有了露天电影,童年的生活便有了乐趣,《闪闪红星》中的潘冬子,《小兵张嘎》里的嘎子,成了儿时的偶像,地下党员李侠,视死如归的江姐,坚强不曲的洪常青......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光辉,照亮我们的精神世界。
弹指一挥间,人已到中年,老电影仍然在心头熠熠闪耀。
露天电影是忆旧怀旧的最好载体,它蕴含着逝去岁月的美好印记,它已深深植入到我们的血脉里,让人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