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水饺
家是什么?有人说,家是“油盐酱醋茶”的平凡,是“锅碗瓢盆”奏响的乐章,是岁月和时光的沉淀,是心灵的港湾;也有人说,家是春日里的一缕和风,是夏日里的一丝清凉,是秋日里的一棵甜果,是冬日里的一抹温暖;还有人说,家是外出时“十里相送”的不舍,是晚归时牵肠挂肚的思念,是风雨中始终守候的灯火。而对我来说,家,就是母亲包的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
经常听父辈们谈起,他们那个年代最盼望的两个节日,一是春节,二是冬至。因为这两个节日可以吃到期盼已久的饺子,那个时候生活条件不好,而且家里孩子多,虽然饺子馅里的肉不多,但味道却是极美。对于90后的我们来说,是幸福的一代,我们不会再为吃穿而发愁,吃饺子也成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是不管走到哪里,我总会时刻想起母亲包饺子的身影,饺子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顿饭,而是我对母亲的思念。
我喜欢饺子,但比起吃饺子,我更喜欢包饺子的过程。因为包饺子的时候我能安静地和母亲坐在一起,说说话。记得2002年大年三十,我还很小,春节临近,按照传统习俗,是要包好大年初五之前的饺子,寓意着年年有余,父亲就叫我一起帮忙,我一看“工作量”有些大,打着“不会”的旗号本想溜之大吉,结果被父亲揪着一只耳朵拽到了厨房。母亲擀饺子皮,我和父亲包,但因我心有抵触,包的饺子四不像,有一些饺子馅还露在外面,母亲不停地笑着,也不厌其烦的指导着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下午,全家人吃了一顿“饺子皮+馅+汤”的混合晚饭。后来这也就成了家里每次包饺子的笑柄,一家人的笑声,传出窗外,更流进心底,也成了我心里最美好的回忆。
母亲喜欢包饺子,一方面是全家人都喜欢吃饺子,另一方面是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我生活在关中韩城老矿区,父亲是一名在煤矿干了30余年的老员工。对于煤矿工作者来说,每天上班前最重要的两样保障,一是要休息好,二就是要吃好。父亲钟爱饺子,一顿饭能吃两碗多,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饺子吃饱,活能干好。”所以母亲经常包饺子给我们吃。
经母亲手中的每一个饺子,不仅包裹着母亲的精心准备,更饱含着母亲对父亲深深地牵挂,对父亲在井下安全工作的祈祷,对父亲每天能够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期盼。对于母亲来说,她在亲手织就一家人的幸福安康,父亲更像是饺子馅,薄薄的饺子皮凝结起坚韧的城堡,守护着父亲的安全,守护着我们家,父亲也始终带着母亲对他的这份爱,支撑着我们的家。
而今天,我已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成人。大学毕业后,我踏上了北上的征程,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或许是从小在矿区长大的缘故,也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毅然选择了煤矿,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陕北。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我根本就等不到佳节来临就会想家。在他乡的日子里,每当看到饺子,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母亲,想起那大葱萝卜馅的饺子味,那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足以从手掌暖到心窝。这么多年,饺子始终是我在他乡的怀念,是对家的思念,对父母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