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我们若干人带着前一阶段的结论和任务,在杨师傅的带领下,再次来到了前胡村浜。我们本次的目标,是确定污染源并制定统筹的规划。
最初,我们对河道的各项污染源在纸上进行标注,以便分类检测。由东南方向至西北,共有四处典型污染源:雨水口污水直排、驳岸(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污染、生活污水直排和截污管道污水直排。
其次,便是实际操作实践了。 点污染源-驳岸 点污染源-截污管污水外溢 点污染源-雨水口污水 点污染源-居民生活废水直排
因此,我们可以将前胡村浜的水质问题基本归纳为以下三点: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水体含氧量较低,含氨氮量较高,微生物无法大量繁殖,从而导致水质不理想。 水体封闭、水生态失衡。前胡村浜缺少微生物的载体,微生物无法大量富集;且驳岸多为硬质护岸,不利于河道生态功能的发挥,使得河流的部分生态功能丧失,水体自净能力较差。 由于降雨,径流将地表的和沉积在下水管网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冲刷汇入水体,从而而引起水体污染。据观测,在暴雨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
最后,我们初步确定本次整治需要以“清水、活水”为目标,通过生物和物理手段,来提升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