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出威胁区内,根据煤层突出危险程度,采掘工作面每推进30~100m应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连续进行不少于2次的区域性预测验证,其中任何1次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时,该区域应改划为突出危险区。在无突出危险区,可不
在突出威胁区内,根据煤层突出危险程度,采掘工作面每推进30~100m应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连续进行不少于2次的区域性预测验证,其中任何1次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时,该区域应改划为突出危险区。在无突出危险区,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
【解读】本条是关于划定突出危险区的规定。
突出煤层经区域预测后可划分为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和无突出威胁区。在突出威胁区域内,进行采掘前还应进行工作面预测,划分出突出危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在无突出危险工作面进行采掘作业时,可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但还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在突出危险工作面进行采掘作业前,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煤层中有无突出危险的区域不是截然分开的,其界限也是不明显的。大量实践证明,在这两类区域之间存在过渡区域,即突出威胁区域。在该区域内有可能发生突出,也可能不发生突出,这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予以划定。在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预测验证时,如果只进行一次,有可能因检测仪表的误差、人为操作或分析的误差出现错误判断,很不保险,特别是划为无突出危险时更应慎重,所以要进行连续2次预测验证。如果有一次预测指标达到有突出危险则说明该区域发生突出的可能性很大,为了避免突出造成损失,为保险起见,将该区域划为突出危险区。这样做虽然影响一些采掘成本和速度,但安全可靠,造成灾害损失小。目前,人们对突出机理认识还不清,预测手段(包括仪器仪表、预测预报指标及其临界值)不十分过关。至于为什么要每推进30~100m就要预测验证,这是从现场实际工作中汇总的经验数据,而且其影响因素较多,难以提出某一个具体的临界数据,各矿只有根据本矿的具体条件经汇集总结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