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坚持三个导向 锤炼能力作风
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党委深刻把握活动目标,始终把安全效果好不好、发展质量高不高、工作能力强不强、职工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基本标准,围绕建设现代化新义煤,直面复杂矛盾问题,攻坚克难,难中求进,全面推行能力作风建设“3+6工作法”,推动任务目标再聚焦、工作能力再提升、工作标准再提高,以能力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义煤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坚持问题导向,凝聚发展合力。把思想观念更新,思想行动统一作为活动切入点,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切实把义煤党员干部的精神提振起来、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发展活力释放出来。筑牢思想基础。大力倡导“热爱义煤、尊重义煤、发展义煤、奉献义煤”新风尚,有效激发了职工自豪感、使命感和自信心。提振干事激情。大力弘扬“千秋八一采煤队”精神,形成了一个专题、一个展馆、一套丛书、一场报告、一台节目的“五个一”模式,重点围绕千秋八一采煤队荣获“出彩河南人”2021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集体)素材,持续开展巡回报告会和《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大型情景歌舞晚会巡回演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创业热情。展示全新面貌。全面开展“我当志愿者”活动,围绕企业重点工作,一月一主题,精准引导职工从身边小事做起,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志愿活动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突出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全体义煤人,人人都是志愿者”氛围日益浓厚,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活动开展以来,组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团队791个,参加职工5万余人次。特别是近期在“河南能源安全杯”职工篮球赛活动中,志愿者身影无处不在,无微不至,受到集团公司领导和参赛队伍一致好评,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坚持目标导向,集聚发展能动。紧紧围绕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大力倡导“埋头苦干、团结实干、创新巧干”工作作风,持续提升“政治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应急能力、持续能力、文字能力”六种能力的“3+6工作法”为抓手,以作风转变、能力提升实现活动与工作互融互促。推动转型发展。立足实际,提出建设现代化新义煤目标,明确煤、电、储、运和医疗康养、职业教育的“4+2”产业定位,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整合物流贸易资源,成立河南义新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拓宽发展路径;南阳内乡电厂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稳步进行、河南豫西煤炭储备基地项目建设有序,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密切干群关系。深入开展“与工人交朋友、拜工人为师傅”活动,以拜一名师傅、掌握一项技能、解决一批问题为载体,各级领导干部多角度、多维度开展拜师学技,通过以学交友,切实掌握了现场状况,拉近了干群关系,实现了技能在一线提升,作风在一线转变,问题在一线解决。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专班工作机制,围绕重点工作动态设置全要素工作专班18个,通过重点推进、闭环管理,破解了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工作质量、经济效益大幅提升。保护层开采工作专班,在孟津矿试验开采保护层,卸压保护效果明显,瓦斯治理效果彻底,钻孔抽采浓度由不到15%提高至90%以上,实现瓦斯发电482.18万度;通过在新义试点开展注浆减沉技术,破解了村庄下采煤“搬不起、搬不动、无处搬”的难题,累计置换煤炭资源近300万吨,吨煤成本降低50元/吨。夯实基层基础。把区队、班组建设作为抓基层、强基础的主阵地,构建“六好区队”、“六型班组”、“六好区队党支部”联动推进的建设体系;选派415名管理技术人员挂职区队“政治班长”;建立企地合作新模式,联合三门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一期招录退役军人80人,二期招录正在有序进行,有效缓解了用工老化的结构性矛盾;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开展“天天课堂”“千人上讲堂”和夜校培训等形式,新增技能人才1.6万余人次,员工素质全面提升,业务本领不断增强。
坚持结果导向,提升发展质量。始终把改革发展成效作为活动检验标准,从头到脚,一以贯之。树立正确安全发展观。以居危思危的定力,牢固树立“安全是第一责任”和“三不四可”安全理念,实施“3456”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理念有效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一线;紧盯重大风险防范,澳洲项目投资风险有效化解、青海案件影响持续降低、闲置资产不断盘活,企业保持了安全有序、和谐稳定的局面。树立积极科学发展观。完成耿村扩边和观音堂、义络、郁山3对矿井产能提升,增加产能75万吨;金鼎煤矿复工进入日程,曹跃、阳光铝资源开发破题开局;青海区域实施“托管+整合”模式,以及山西、澳大利亚合作开发有序进行。树立一心为民发展观。认真践行“职工是第一牵挂”理念,向职工庄重承诺,办好10件为民实事。矿井生产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同比提升16.3%,预计年底实现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目标;“两堂一舍”提升工程完成97.5%,升井职工实现免费就餐,职工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停车场、充电桩、热水器、免费体检等项目全部完成,随着“10件”实事的逐项落实,有力解决了一批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实事好事做在了职工身边、做进了职工心坎。树立科技创新发展观。针对制约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瓶颈问题,推广应用了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收效良好。通过推广锚网索支护,新安等突出矿井煤巷单进最高达到405米,工作面单产达到10万吨以上,取得较好成效;通过在东部矿区实施地面区域水害治理,在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大幅度缩短治理工期,预计减少投入7384万元;通过大力推进智能化建设,冲击地压矿井采、掘工作面全部实现智能化,提升了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