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父亲的故事
1965年冬天,18岁的父亲离开家乡,来到鹤壁煤矿成了一名农民协议工。来煤矿当工人并不是父亲的本意,他是火爆脾气,据说是因为当时在农村以大队为单位集体劳动,打堤挖河挣工分,他嫌弃村长在工分的分配上不公,把村长给打了。结果爷爷和大伯等家人也没有替他说话,极大地激起了父亲要离开家的强烈念头。正巧矿上去农村招工,父亲不顾家人的阻拦,义无反顾地报了名,经体检、政审合格后成为了煤矿工人。
父亲姊妹9个,不算两个姑姑,他在家排行六。因大家庭人口多,收入少,父亲家还是比较穷的,属于贫下中农家庭。当上工人后,其实他也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和抱负,本来就是赌气离开的家,他的小目标就是挣够娶媳妇的钱就回家。
父亲1米8多的身高,体重200余斤,身材魁梧,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高个子了,典型的山东大汉。因本就是农家孩子,他能吃苦肯干,加上还有高小文化水平,在队里很受领导的器重。一段时间后,很顺利地就转了正,成为了一名吃公粮的正式工。每月几十元的工资,30斤的口粮,这在我们老家那个贫瘠落后的农村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对于脸朝黄土背朝天、从老天爷的嘴里抠饭吃的大多数农民来说,这是让人十分羡慕的。回家探亲,能给村里都吸旱烟的老少爷们发一圈机制香烟,给爷爷奶奶交些钱和平日积攒下来的细粮票,父亲感觉在家里有了一定的地位,在村里也抬起了头,再不是那个喜欢惹点事、让人提起来就摇头的露头青了。渐渐地,他放弃了干两年就回家的念头,扎根煤矿工作的心安稳了下来。
工作几年,父亲并没有攒下什么钱,生长在那时代一个贫穷的大家庭里,挣钱的门路很少,需要花钱的地方却很多。那里的风俗是排行长的兄长们不成家,靠后的兄弟是不能先成家的。伯父们结婚盖房子需要钱,人来人往人情世故需要钱,土地贫瘠,庄稼收成不好,农民也要买口粮度饥荒需要钱……在爷爷这个大家长的统一调度下,父亲挣的钱都全部充了公。父亲对此倒是毫无怨言,本来就应该替父母分忧的,于是他对工作更上心了,一门心思挣钱养家。
后来父亲结婚成家,在后来我出生了。父亲喜欢孩子。听母亲说我出生后,父亲对我十分溺爱,上班走前必须抱上一抱,用胡子扎扎小脸,下班回来无论多么劳累,第一件事就是把我捧在怀里舍不得放手,洗尿布、哄睡觉的活儿全包了。俗话说二岁立规矩,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等我记事的时候,接触到的却是一个严厉的父亲,他对我要求非常严格,一些小孩子的不良习惯一点也不能沾。记得一年回老家在爷爷奶奶家,大姑回娘家带的零食,我没有经过大人的应允就去拿了。结果父亲上来就是一巴掌打在我脸上,拎起来把我扔出了好远。从此我永远记住了一件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没有经过他人允许,不要动别人的东西。
父亲好酒,基本上除了早上,中午和晚上必须喝二两。但他从不贪杯,也不讲究,有下酒菜不多喝,没有下酒菜,几瓣大蒜、一棵葱等都能把酒送下肚。等我长大成家后,有了陪父亲喝酒的资格。周末回家时,母亲早早地备好了两个下酒菜,父子两个唠着家常对饮。几杯酒下肚后,父亲便给我讲那些过去的事情,讲他的父亲。他说爷爷水性极好,去黄河对岸赶集都不需要坐船,买点油盐酱醋回来时,手举着衣服和物品踩水就可以渡河,还保证衣服等不沾水。每次做午饭、晚饭时,爷爷总会让奶奶多做点。那个年代农村讨饭的很多,爷爷考虑的是,万一来个讨饭的,一碗饭也许能救人家一命哩。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在我陪自己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也逐渐明白了一个父亲的影响和作用。正是小时候父亲对我的严加管教,才使我养成洁身自好的好习惯,为人要善,处事要真,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母亲的爱是细腻的,你可时时处处感受的到。而父亲的爱,是厚重而深邃的。往往多年以后,长大成家,你也承担了一个家庭顶梁柱的角色时,才会恍然大悟,原来父亲的爱像陈年的酒,是那样的绵长,多年积累沉淀下来而又无法看到的那缕爱意早已经深深的刻在了脑子里,让你回味,感觉越来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