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安化工李村煤矿秉承“赶考”之心,聚焦当前安全生产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推进落实党政融合、文化创建、素质提升三大工程,全力筑牢安全保障体系,为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推进、优质呈现,起好步、打好底、护好航。
党组织引领打造“最强大脑”。该矿围绕构建“安全型李村”中心任务,不断压实党组织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切实转化为推动安全生产的强劲动力。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该矿党委要求各基层党支部积极参与重要安全生产决策、重要安全措施落实、现场安全事故处置等工作,落实好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部署要求,扛牢安全责任,提供组织服务。该矿牢固树立“党政工团群”齐抓共管的理念,不断发挥党员、群监员、协管员、青年示范岗等引领示范作用,持续发挥工会、团委、女工等群众安全组织的监督促进作用,积极发挥武保、信访等协同保障作用,全力发挥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统筹、协调、管控、监督的防疫作用,全面构建大安全系统保障防线。
文化融合构建“双轮驱动”。为切实增强职工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全员安全素养,该矿积极以目标为导向,将安全文化建设与各部门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工作流程,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安全生产与文化建设的双轮驱动和矿井协调发展。该矿牢固树立“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安全目标理念,不断落实“赢在标准、胜在执行”安全执行理念,统筹构建立体式理念宣教机制,多渠道开展安全文化理念宣贯活动,将安全文化和理念渗透到每位职工心中,建塑以文化抓安全、教育促安全、环境创安全、责任保安全的安全文化大格局。该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等平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以“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以安全宣传进科室、进队组、进班组为重点,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典型案例、安全应知应会、安全应急常识等宣传教育,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安全文化的参与者、创造者、受益者,有效提升安全文化创建实效。
素质提升锤炼“实战精兵”。该矿持续抓安全管理团队、工程技术管理团队和现场管理团队“三个关键团队”的安全素质提升工作,严格按照《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要求,提高注册安全工程师在安全监管队伍中的占比。持续推进矿三级培训体系建设,按照矿、科(队)、班组长三个层面分别组织开展好安全培训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人人上讲台”等系列活动,高效推进班组长素质提升工程和全员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和能力。同时,该矿还不断加强安全培训效果评价,严格执行“教考分离”规定,实现安全培训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积极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择优选聘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专业化队组技术管理工作,一方面锻炼和储备本矿技术管理人才,一方面补齐配强专业化队组技术力量,为专业化队组安全生产提供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