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张光来(散文与诗合辑)
第一部分
散文一篇
1
文友张光来,上个世纪70年代初相识于贵州盘江矿务局火铺矿,他在采煤一区,我在行政科,虽然不是在一个区科,但还容易见到。后来张光来调到盘江矿务局盘南高中,与火铺相隔几十公里,见面就难了,但我每次到盘县,都要去会他。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坐着另一位盘县好友雷龙生(外号小荷包)的三轮摩托最后一次到盘南高中张光来家看他,阔别十七八年后,2010年6月初才在广西北海又见面。唏嘘感慨,不必细说。临别时,张光来把他的力作《诗路花语三十束》赠我留存,回到广州自然是细细品读。
2
从2010年6月到2011年4月,分别又快一年了,思念殷殷,于是我就打开电脑,用百度搜索“张光来”,搜索到唐宗蕣在新浪博客写张光来的一篇文章。文章不长,全录如下:
潜心诗歌理论的张光来
(2009-11-05 19:23:27)
因创作《诗歌三论》而一鸣惊人的张光来,是贵州省中语会会员,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现在盘江高中任教。阅读是他生命的嗜好,抄书更是他嗜好中的嗜好。他先后抄写了从屈原到瞿秋白等两百多位历朝历代著名诗人以及普希金、哥德、泰戈尔、惠特曼等数十名外国著名诗人的诗歌。他抄书的速度极快,年轻时,每小时可抄一万字左右。
他高中毕业时,正碰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被视为“黑五类”。1974年平反参加工作,在盘县火铺矿当采煤工;1984年毕业于贵州省教育学院中文系,本科文凭,毕业后到盘江煤电(集团)公司高中任教至今。在教学中,他非常注重学生知识的储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所教学生每届高考都能取得优异成绩,荣获过“语通杯”首届语言创新学习大赛指导全国一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近年来,致力于钻研诗歌理论、文艺批评和教材教法等,共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十余万字,获各类奖励六十余次。他的《试论诗歌意境》一文获首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文献一等奖、优秀科研、学术成果特等奖和“国际优秀创新学术成果奖”金奖等二十余项大奖。2004年获中国纪录证书鉴证委员会颁发的中国纪录证书。
2005年6月,盘县板桥镇成立了田园文学社,我任主编,他是编委成员,在同年十月入滇采风时,我们在一起谈论诗歌的创作。
2008年10月,当他将《诗路花语三十束》赠送给我时,我又吃了一惊。
注:唐宗舜,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词学会会员,六盘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盘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田园文学》主编,著有诗集《寻梦归来》,散文集《多彩人生》;诗歌入选《中国当代诗库》2007卷。
我在新浪也有博客,看了唐宗蕣这篇短文,感到很巧,我就给唐宗蕣写了纸条,说我和张光来的友情,以及2010年6月与他北海的见面。唐宗蕣回言说“太好了”,回访我的博客,还谦虚地给我留言“向你学习”,使我汗颜。于是,唐宗蕣和我互加了友好。
3
话题还回到与张光来的友情上来。
《橄榄树》歌中唱道“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其实问也没关系,我从东北松花江来。1965年12月,支援三线建设我来到贵州盘县火铺,先在火铺生产处李子树井区,1970年合并到火铺矿。要建设、要生产,光我们从东北从全国各地调来的老工人还不行,还要有新生力量。1970年之后盘江矿务局陆续从贵州的织金、黔西、金沙、毕节、兴义、水城、安顺、盘县等地招收了大量新工人,由于盘江矿务局在盘县境内,故在盘县招收的新工人就多些。张光来就是在那个背景下、形势下从盘县招工进火铺矿的,在采煤一区当采煤工。1971年时,我也在采煤一区呆过,不过是在地面班干杂活儿,待张光来进采煤一区时,我已离开采煤一区到了行政科管工班。管工班也补充了新工人,我的第一个大徒弟是高亚瑟,也是盘县人,与张光来一样,都是“老三届”的,他们互相都熟悉。高亚瑟向张光来说起“我们郭师傅也喜欢读书,也爱好文学,爱好写作”;高亚瑟也向我说起过张光来的情况。于是有一天,在我火铺大麦地的家中就来了两位客人:高亚瑟和张光来,我和张光来就是这样认识的。以后和张光来相遇,便投合地谈起中国古典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也谈外国文学。交谈中,深感张光来谈锋犀利,博学多才、底蕴深厚,我受益良多。
4
最令我感动的是,1975年夏天我左脚踝骨裂缝,工伤在家养伤。有一天快到中午时,张光来来了,给我拿来10来个鸡蛋,那时我们一个人每月的工资才几十元,正所谓礼轻情意重。
5
是天鹅总要起飞,是金子总要发光。1978年时,当火铺矿学校师资缺乏,从全矿职工中选拨老师时,张光来才离开了采煤一线进了矿中学当了语文老师。1982年张光来以大专的文化起点考入贵州教育学院,1984年本科毕业。与张光来同读贵州教育学院的盘江矿务局只有两人,另一个是老屋基矿的辛华,他俩都是盘县老三届的,因此才有这样的文化底子、文化实力。辛华和张光来一样,也当过采煤工。1984年8月张光来从贵州教育学院毕业后到盘南高中任教,而辛华则分到刚成立的局矿史编纂办公室,与原先已经在那工作了4个月的任碧初和我会合。辛华上个世纪初受到重用,先后当过矿务局宣传部长、火铺矿党委书记、盘江煤电集团工会主席等。张光来则在盘南高中一直工作到退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辛华和张光来的经历给这道理做了最好的诠释。
6
真挚的友谊是高山大川也隔不住的。张光来调到盘南高中后,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张光来是教学骨干,教学任务重,很难到火铺矿来。所以,每次到盘县出差,或者到盘县参加自学考试,我都到张光来家看他,想听他侃侃而谈。记得起初张光来的家在盘县城里山脚下的河边,很简陋。一次我去,厨房刚搭好,正在砌灶台,我赶上,挽起袖子就干起来,做泥水活儿和机电活儿,张光来不如我。
7
盘县城里离盘南高中还有10多里,在盘县城里柱,到盘南高中上班,还是不方便.后来盘南高中的领导在盘南高中给张光来解决了住房,张光来上班近了。张光来在盘南高中的家,我去过多次,那是41部队留下的石头砌的房子,很牢固。寝室一间,厨房半间。我1984年10月开始参加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是任碧初给我报的名。盘县境内的成人高等教育考试考点集中设在盘县城里,盘县境内的考生每年4月和10月春秋两季都要到盘县城里赶考。1984年10月至1992年4月我考试期间,考试完了我多次到盘南高中张光来家,没有方便的班车,每次来回都是步行。1991年4月考完试去的那一次,是和火铺考生翟德华一起去的,也是走去走回。只有和雷龙生那次,是坐雷龙生的三轮摩托去的,徒弟开车,我坐在车斗里过了一把首长瘾,风光了一回。
8
在火铺时,张光来给我说起过他中学读书时代凄婉的爱情故事。岁月如流,往事如烟,记不太真切了,好像是那个她是个才女,爱慕张光来的才华,很想和张光来终生相伴做学问。没想到张光来命运多舛,坎坷接二连三,有情人没成眷属,凄凄惨惨戚戚地分手了。张光来现在的婚姻很美满,夫人姓强,开朗直爽,文化不高但精明能干,使张光来安心做学问、学术有成,这与强夫人的勤俭料理家务、后勤做得好有极大关系,强夫人功不可没。就像她的姓一样,强夫人做事也要强。为了挣点钱贴补家用,强夫人每天中午和晚上就炒点小菜到学生食堂外面路边卖,生意很好;公平竞争,食堂有意见也不好说什么。我去他们家,有时正赶上强夫人端着炒好了的菜出去卖,遇到我来,便盛几勺给我,那味道,确实不错。
9
强夫人不仅做事了得,而且给张光来生了个儿子。这个张家香火很有出息,子承父业,学业有成;长大之后成才的现在,我没见过,我见过他是在他几岁的时候。我现在也记不起他儿时模样了,他更记不得我。但愿他日相见时,我再领略后生年轻人的风采。
10
张光来《诗路花语三十一束》这部著作,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8年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扉页的作者简介,照录如下:
“张光来,1947年生,男,汉族,贵州盘县人,高中语文特级教师,贵州省中语会会员,《发现》杂志社特聘高级编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华诗词联年鉴》之特邀作家;1982年9月以大专同等学历考入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学习,1984年毕业获本科文凭,同年8月到盘江高中任教,担任教研组长二十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等;努力专研诗歌理论,笔耕不辍,综合运用哲学、美学、史学、文艺学的理论成果,有学术论文《论诗歌意境》等二十余篇十余万字发表于中华国际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教研究》等各级刊物,得到专家、学者和高层文化机构的好评,获含国际金奖六项在内的各类奖九十余项;2004年获费孝通任监制总顾问的中国纪录证书鉴证委员会颁发的《中国纪录证书》牌匾;2005年出版专著《诗歌三轮》(人民日报版),据2005年11月1日《中国教育报》载,此书被评为“百部有影响的教育著作”。2007年元月,参加首届全国教师科研论著表彰暨科研成果交流会,获三等奖。”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张光来的头衔可真多,这就是成就、就是资本,也是心血、汗水和熬夜的回报,我既羡慕又嫉妒。我除了三个孩子的爸爸、老婆的老公,现在又增加了爷爷和姥爷的称呼,此外什么头衔也没有。
11
我写这篇文章,不是心香一瓣回忆逝者,张光来作古了。相反,张光来小我三岁,红光满面,身壮如牛,活得比我滋润,比我盎然、比我潇洒。现在退休了,做学问时间更充裕了,佳作跌出是肯定的,百岁再出书也不是不可能。那时聚会,品茗、饮酒、赏书、赋诗,乐矣夫?
2011、4、23——28日写于广州
第二部分
诗四首
1
喜读友人张光来诗评著作《诗路花语三十束》
题记:
2010年6月初在广西北海遇见阔别10多年的老朋友张光来。
张光来把他的新作《诗路花语三十束》赠给我。我和张君光来的
友情,在我的拙文《友人张光来》中有记述。
久别重逢遇故友,注1
馈赠新作送佳篇。注2
论诗三札发微眇,注3
鉴赏一束有深研。注4
阐谈犀利留风骨,
文采斐然过当年。
此情此书吾之宝,
佐餐佐酒不胜欢。
注解:
注1:“故友”,指老朋友张光来。张光来,1947年生,男,汉族,贵州盘县人,高中语文特级教师,贵州省中语会会员,《发现》杂志社特聘高级编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华诗词联年鉴》之特邀作家;1982年9月以大专同等学历考入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学习,1984年毕业获本科文凭,同年8月到盘江高中任教,担任教研组长二十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等;努力专研诗歌理论,笔耕不辍,综合运用哲学、美学、史学、文艺学的理论成果,有学术论文《论诗歌意境》等二十余篇十余万字发表于中华国际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教研究》等各级刊物,得到专家、学者和高层文化机构的好评,获含国际金奖六项在内的各类奖九十余项;2004年获费孝通任监制总顾问的中国纪录证书鉴证委员会颁发的《中国纪录证书》牌匾;2005年出版专著《诗歌三轮》(人民日报版),据2005年11月1日《中国教育报》载,此书被评为“百部有影响的教育著作”。2007年元月,参加首届全国教师科研论著表彰暨科研成果交流会,获三等奖。
注2:“新作”,指张光来《诗路花语三十束》这部著作;该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2008年2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佳篇”,指《诗路花语三十束》书中的文章。
注3:“论诗三札”,指2005年出版的《诗歌三轮》一书中的三篇代表性文章《论诗歌情感》、《论诗歌意象》和《论诗歌意境》。“微眇”,精微深奥。《管子·水地》:“心之所虑,非特知於麤麤也,察於微眇,故修要之精。”这里指张君光来的文章精辟地阐释了所论论域的精妙。
注4:“鉴赏一束”,指《诗路花语三十束》一书中卷一、卷二关于诗歌鉴赏的数十篇文章。作品赏析涉及文学史上有代表性的屈原、曹操、李白、杜甫、杜牧、李煜、李商隐、秦少游、李贺、文天祥、苏东坡、周邦彦、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毛泽东等多位名家。张君光来对中国古典诗歌欣赏有深入的研究。《诗路花语三十束》是他的一部力作。
2012.1.16
2
咏张光来
题记
张光来,1947年生,男,汉族,贵州盘州人,1966年高中毕业。高中语文特级教师,贵州省中语会会员,《发现》杂志社特聘高级编审,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华诗词联年鉴》之特邀作家;曾在贵州盘江矿务局火铺矿采煤一区当采煤工五年;后到矿中学任教。1982年9月以大专同等学历考入贵州教育学院中文系学习,1984年毕业获本科文凭,同年8月到盘江高中任教,担任教研组长二十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等;努力专研诗歌理论,笔耕不辍。学术论文《论诗歌意境》等二十余篇十余万字发表于中华国际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教研究》等各级刊。2005年出版专著《诗歌三轮》(人民日报版),据2005年11月1日《中国教育报》载,此书被评为“百部有影响的教育著作”。
书香润身有家传,
困厄阅读手抄看。
辗转兴义与盘县,
历练农村到矿山。
治学严谨攀绝壁,
人生沉浮涉险滩。
著述繁丰射牛斗,
执教廿八回味甘。
2019.4.29
3
读张光来君诗评著作《诗路花语(新篇)上》感赋
徜徉诗路撷花语,
又写鉴赏新文章。
拨开枝蔓窥真蕊,
探发幽微嗅兰香。
张衡鲍照王之涣,
李白高适贺知章。
引文注解究详细,
为求善本近痴狂。
2019.6.18
4
佳偶张光来强健华
佳人何时拈花香?
偶卖凉粉便遇郎。
张君纤秀细长个,
光脸无须高鼻梁。
来信殷勤表爱慕,
强夸吾俊不用妆。
健谈惑我未曾悔,
华章集萃为夫狂。
2019.6.22
2019年7月16日增补、修订
2022年5月2日重新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