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880水平一采区西翼5#煤原设计5108工作面大切眼和5108工作面小切眼合并为一个工作面,小切眼回采至大切眼位置进行工作面对接,减少掘进进尺462米,每万吨煤掘进进尺由115.33米降低到93.11米”老母坡煤业技术部副部长杨志强拿着优化后的工作面设计图,兴高采烈地介绍着精益采掘机制带来的新变化。
近年来,老母坡煤业将精益意识贯穿到生产各环节,聚焦制约矿井发展的难点、堵点,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通过项目制管理,在精益设计、精益采掘等方面不断发力,实现了以最小投入创造更大价值。
优化设计是最大效益,这是煤矿人的共识。在对井下工作面设计图进行通盘研究后,老母坡煤业将破解点放在+918水平一采区2、3号煤柱设计,可多回收优质煤炭资源60万吨,截止目前2100工作面已通过12条老巷。
合理优化支护设计为后期工作面掘进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顺槽如何支护,更是将精益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根据以往经验,巷道支护工艺采取传统锚网支护,提出根据井下地质条件,分段采取不同支护方式,采取差异化设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小投入大回报。2200上顺槽掘进巷道通过优化支护,每米减少0.5根锚索和1.5根锚杆支护,总体每米支护时间节省25分钟,日均可增加进尺2米,全巷道工期缩短17天,大大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同时,减少投入支护材料费用20多万元。
巧设计、妙施工,让老母坡煤业尝到了精益化采掘的甜头,不仅解决卡脖子问题,还避免掉链子现象。在精益生产规划上精打细算,打破传统设计思路,开动脑筋、大胆尝试,在挑战中寻对策,于困难中找办法,真正做到了煤里淘金,推动老母坡煤业向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