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师傅,您这次的血液采集已经完成了,谢谢您长期以来的爱心奉献。”
“不用客气,这都是应该的,矿上组织献血,这可不能少了我啊”
“你可一定记得,献完血三个月以后才能献血小板。”
“中,三个月后我还去东方红广场找你们。”
九里山矿无偿献血活动现场,董全喜与血站工作人员的几句闲聊让周围人才知道原来看起来朴实、憨厚的董全喜竟是一位“献血达人”。
49岁的董全喜,是九里山矿选煤厂原煤车间的一名职工,从2005年11月11日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至今,他已连续献血18年。18年来,他总共参加无偿献血31次,其中献全血16次,累计6400毫升,机采血小板近15次,达30个治疗量,折合总献血量达3.04万毫升。按照成年人正常血液量5000毫升计算,相当于6多个成年人血液量的总和。
说起第一次献血的经历,董全喜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只记得那天和往常一样他与同事一同骑着自行车走在下班的路上,再次见到了那辆总想走进去看看的献血车,“奉献爱心,呵护生命”的公益标语终是打动了他,作为矿上优秀青年职工代表的董全喜一直想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次,他毅然走进了那辆流淌爱心的献血车,从此开启了他的献血之路。18年来,作为一名从事井下一线生产的煤矿工人,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但董全喜依然坚持无偿献血,并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金奖。有人曾对他说:“老董,你现在年龄可不小了,没必要像年轻时候那样每年都献血,荣誉你也都得过了,图个啥呢”。董全喜是这样回答的“我献血可不是为了什么荣誉,我就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帮更多的人,年轻的时候作为青年代表我理应冲在前面,现在年纪大了更应该给年轻人们树个典范”
疫情期间,董全喜在家休息打开微信看到“A东方红血小板应急联系群”中一条消息“现在急需一名A型血小板,谁能来?”“我来!”发完消息,他便不顾被感染的危险驱车前往。
他常对家人说“咱身体健康,我想把健康的血液送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为了保证血液的质量,董全喜个人的生活方式也十分讲究,他不熬夜、不抽烟、不酗酒,每天晚饭过后必须出门锻炼身体,骑单车、扒单杠、越野跑,工作、生活也是张弛有度、很有规律。
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由于之前长期从事机电维修岗位,工作日没有时间办理手续。今年刚刚因伤病调到地面工作,他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献血者——代表着给予和奉献,就像漫天的星辰,呵护着每一个脆弱的生灵,让人世间充满温暖的气息。
(郭董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