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是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设备,就好比人的“心脏”,要根据现场情况实时做出调整,操作步骤也要严格按照固定进行。
运行速度始终保持在3.9米/分钟,与规定最高速度只相差10厘米;
滚筒与规定位置距离误差在1厘米以内;
停车点零点标正,分毫不差……
这是他的拿手绝活。在2022年举办的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示范赛上,他以11分16秒的成绩技压群芳,毫无悬念地拿下采煤机司机工种金奖(第一名)的桂冠。
他就是山东能源兖矿能源兴隆庄煤矿生产准备工区液压实验室组长王小波。凭借过硬本领,技术创新,为企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先后获评“大国工匠”“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等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领衔的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
欲得真学问 须下苦功夫
1991年技校毕业后,王小波被分配到兴隆庄煤矿采煤一线,一直从事采煤机的操作、维修、样机、调试、故障处理及综采车间液压实验室的日常维修工作。33年来,凭着对煤炭事业的无限热爱,扎根矿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认真钻研业务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自费购买各种书籍,从基础知识学起,先后参加兖矿职大综采中专班、山东工商学院大专班、兖矿技师学院在职技师班的学习,从理论上武装自己、从岗位上提升自己,逐步掌握了一套过硬的采煤机操作、维修技术。
一天深夜,井下综采工作面使用的某型号采煤机因左摇臂出现异常声响而导致工作面无法正常开机,王小波接到抢险电话后立即赶到采煤工作面,做好安全检查工序后对摇臂进行检查处理,很快就判断是摇臂四轴齿轮的轴承损坏。因工作面受冲击地压影响,巷道鼓帮严重,运输条件差,无法更换新摇臂,王小波利用新制作的拨齿轮销轴的液压拆卸工具,现场更换了四轴齿轮轴承,使摇臂恢复运转,避免了因运输条件限制无法更换摇臂而影响生产的时间,减少故障影响时间近20多个小时。
多年以来,王小波为矿井高质量完成110余台采煤机的大修、调试、改造等工作,每年处理采煤机故障20多次。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故障率由0.6小时/万吨下降到0.1小时/万吨,为矿井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近1000万余元。
自主创新 永无止境
在工作中常听到井下一线职工反映“采煤机割煤期间产生较多的飞扬煤尘”,给采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矿井安全构成威胁。矿上采购了一批平面型二次负压降尘装置,每套约3万元,价格昂贵,且采用刚性固定方式,降尘效果不理想,极易被大块煤矸碰撞损坏,且损坏后更换新件时需要在井下现场进行切割作业。
王小波经过反复分析研究、试验,利用边角料制作了电牵引采煤机专用弧形二次负压降尘装置,替代购买的平面型降尘设备,每套制作费用约2000元,相比购买的设备来讲每年为矿井节约50余万元。该装置采用圆环链固定在摇臂上,煤矸碰撞时不易损坏,可随滚筒的升降而改变水幕覆盖角度范围,紧跟煤尘生成源头降尘,达到高效灭尘,互换性及通用性好,高度、喷射角度均可调,更换及维护方便,提高了喷嘴的雾化灭尘效果,改善了综采工作面职工的劳动环境。该项成果获“全国能源化学系统100项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奖”。
创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王小波利用旧配件研制“风动注油机”提高设备注油质量,降低了溢油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工效近5倍,荣获山东省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研制的“掘进机履带涨紧油缸全行程加压试验装置”荣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轴承及齿轮清洗用油液自动循环冲洗装置”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一种采煤机遥控检测装置”“一种用于皮带输送机的运输装置”等5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王小波先后参与由该矿承担的国家煤炭行业“九五”,“十五”攻关项目,对所用各种型号的电牵引采煤机进行40多处的技术改造。在工作的33年间,他每年高质量处理采煤机故障20多次,完成了110余台采煤机的大修、调试、改造等工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矿井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王小波先后参与了由兴隆庄煤矿承担的国家煤炭行业“九五”、“十五”攻关项目中有关电牵引采煤机的试验、调试、改造工作,对所用各种型号的电牵引采煤机进行40多处的技术改造。
工匠传承 赓续精神
“我最佩服的就是我师傅,他围着机器走一圈,就能发现少没少零部件;听一听采煤机运转声,就能判断机器有没有问题;感受一下采煤机工作温度,就能预测设备的运转状态。”
王小波的师傅高兴亮,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兴隆庄煤矿首位“大国工匠”。2011年,王小波加入“高兴亮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高兴亮众多徒弟中的一员,在师傅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技术水平日益精进。如今,师徒俩都成为了“大国工匠”,师傅也自豪地说:“技术可以传承,没想到‘大国工匠’也能够延续,这比我个人得奖还要高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万丈高台,起于累土。2020年,矿井为王小波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的工作室被命名为“王小波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技术只保留在自己身上是没有用的,只有解决实际难题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他将自己的经验积淀和技术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职工,培训采煤机司机800多人次,多名青年职工达到高级工水平。其中徒弟刘桂峰被授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徒弟高超获得“兖煤工匠提名奖”、“兴隆工匠”等荣誉称号。他把近年来处理过的采煤机故障进行整理,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作为采煤机司机培训用材料,并参于编写了《电牵引采煤机实用维护技术》一书印刷发行,荣获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研究一等奖。
三十余载的奋斗历程,就是一场逐梦的旅程。从上一辈矿工的手中接过担当,新时代需要更多的工匠,新的时代赋予它新的光芒。王小波做自己热爱的事业,并将这份热爱传承下去,在他的面前,追求卓越、向往美好的匠心筑梦之路正向未来一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