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川东北气矿坚持“早、俭、优、新”工作总基调,以打造全业务运营的数字化管道为目标,持续深化无人机、大数据、物联技术等现场应用,全力提升管道安全管控能力和信息化安全保障能力。
创新管道无人机自主巡检,借“火眼金睛”筑牢安全“保障线”。以创新突破难点,通过对飞行参数设置、搭载设备选型及数据分析平台的研究开发,上线含气象监测、实时飞行、精准降落等功能为一体的自主飞控系统,实现泄漏检测、数据比对、异常预警等大数据分析功能,降低含硫气管道巡检风险,风险管控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目前,已在黄龙场片区先后飞行36架次,初步形成符合川东北辖区地貌特征的无人机自主飞行参数标准,逐步体现“数据”价值。
优化管道高后果区智能算法,用“最强大脑”构筑安全“防护线”。以科技驱动管理,持续优化算法精度,精准抓取人工挖掘、机械挖掘数据流,先后3次提升AI算法识别频次,后台算力达2秒一次,有效杜绝报警信息和隐患遗漏;根据不同场景设置差异化报警时间,以职责权限构建算法底层逻辑,逐级下放视频监控、报警信息推送等功能,确保地质灾害敏感点、环境敏感点全天候、全时段安全受控,运行管理由人为主导向智能提醒转变。
提升管道运行安全管控能力,以“妙手慧心”画好安全“警戒线”。以优化巩固安全,针对执行机构运行故障,通过二位三通分布式安装,避免双磁阀同时得电引发故障,并优化相关供气管路,单体设备故障率由41.9%降至5.9%,保障管道运行安全和效率;自主研发无线气体检测仪,改进检测仪PCB电路板结构及终端元器件,利用NB-IOT低功耗物联技术完成现场数据无线传输,实现无市电条件下的天然气实时监测数据集中监控,提升无人值守条件下管道风险管控水平。(黄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