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9月4日获悉,今年以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立足“获取风电指标10万千瓦、新增新能源产量当量1600吨标油”年度指标,通过建立六大专业组、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新能源业务板块持续发力。
该气矿围绕“天然气+新能源”融合发展模式,聚焦任务指标,系统推进“风电、光伏发电、余压发电、伴生资源、制碳制氢、控排减碳”六大工程。气矿在已有的“氢能应用专业组、余压发电推广与应用专业组、伴生资源应用项目专业组、CCS/CCUS应用专业组、分布式能源与风光气电融合应用专业组”5个专业组外,新增低碳生产建设应用专业组,形成6个专业组;根据新能源业务发展需要,在西南油气田公司范围内率先成立新能源项目部,建立“新能源工作领导组+领导组办公室+六个专业组+新能源项目部”的“1161”新能源组织机构,做强顶层设计,确保新能源业务长远发展。
其间,蜀南气矿紧跟目标任务,着重对获取风电指标10万千瓦、新增新能源产量当量1600吨标油年度考核指标进行分解,形成工作大表,严格对标对表,落实责任。该气矿还与天研院开展紧密合作“借脑引智”,共同攻关伴生资源、制碳制氢中试装置的设计建设。其中,伴生资源作为国内首个气田水伴生资源全流程综合利用项目,可研方案已顺利通过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审查。气矿还持续与地方政府积极对接,了解风电方案批复进展,保障项目落实落地。(黄斌 王慰羽 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