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平近
往事平近
岁月无痕愚爱之首
“擦拭干净的棉鞋放在太阳下,没来得及干。晾着,放着,还没来得及穿,又要擦了。”这是母亲时常说的口头禅。
每听到母亲说这类话时,心里真很难受很懊悔,因为这些年根本就没陪伴过母亲。
自父亲去世后,母亲一人很是孤独。
2015年的清晨,我与母亲前往浚县南山老奶大殿烧香拜佛。刚到南山,人山人海有灯宠,香腊,各类风味小吃,人们沉浸在迎春的喜悦氛围里。母亲急速踱步穿过人群,来到香火摊位前买了5元钱的金元保准备到庙里敬佛。看到母亲高兴的样子内心甚是欣慰。她走到佛像前双手合十,恭敬如宾久久祈福着,嘴里像念叨着啥,陪着母亲跪在佛像前叩头。
记得父亲与母亲,那些年月是那么的苦。母亲一连生下我哥一对双生子,坐月子期间身子还没养好就下地劳作。每天吃顿饱饭都是问题,最终劳累成疾,患严重肺结核。整日吃不进饭还不停干咳,看着母亲一天天消瘦。父亲决定带母亲去陕西看病。
就此,奶奶坚决不同意:“别费功夫了”。看着母亲奄奄一息,父亲顿时五味杂陈满心挣扎艰难地做出抉择。
父亲告诉奶奶:“我一定要给她治病,陕西黄土不埋人,我们不会分开,要死就在一起”。
父亲是铁了心要带母亲去治病。就这样,奶奶只好应下。
当天父亲前往尹庄姥爷,麻烦小姨一同去陕西照料母亲。此时母亲的身体很虚弱,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清晨,奶奶找来四叔帮忙,拉上架子车把母亲和我拉到浚县火車站,一路父亲两眼含泪望着母亲,两人不经意地相望彼此牙咬嘴角泪水瞬时模糊双眼,四叔和小姨看到这一幕也红了双眼,扶着车卖力低头大步向前。这是父亲离开家最难时候,也是我们家走过最长的路。
次日抵达陕西,我们依然无钱治病。恰巧父亲有个工友叫李善修,懂一点医学知识。当父亲抱着唯一希望将母亲的情况告诉他,请他为母亲号脉。
“炎症引起的肺结核,必须立刻消炎才能根治,这样,你明天去矿医务所开几支青毒素给她打一下。如没有医学反应就能治疗,她就有救”。李善修告诉父亲。
第二天父亲拉着母亲到马村矿医务室做皮试,结果身体没有不适,见状父高兴极了。顾不上工作的父亲,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李善修。
“文礼你想办法搞药,我负责给弟妹打针”李善修说。
就此,每天下班父亲就托卖药人去买那个年代的青毒素。
要知道,那时青霉素是最好的消炎药,很难买到。
偶然间,听一位同事的工友说他姐姐在白水县医院上班能直接购买。
得知消息后,下班后父亲顾不上吃饭,徒步15公里满怀希望去县医院找工友姐姐买药。此时,家中母亲和小姨做好饭已等长久,却迟迟不见父亲回來。
直到晌午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形回来,快步走到母亲病床前,从怀里拿出两盒青霉素。
“明天就让李善修给你打针治病。”
这时小姨连忙拿出热好的饭给父亲,父亲吃一半就依靠在饭桌上困得睡着。望着父亲的疲惫的身影,小姨和母亲双双流下眼泪,又不忍心唤醒沉睡的父亲。
断断续续的几个月间,父亲每天下班想方设法为母亲寻药,李善修每天也会为母亲打针。
经六个月的青每素治疗,母亲的病情在精心治疗也逐渐康复。父亲对母亲说:“原以为你就这样离开我们,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陕西为你救治,结果......”。顿时,父亲、小姨、母亲三人喜悦与泪水交织叠加。
最后父亲回忆往事说道:“就治疗母亲的药盒儿能用一辆三轮车装满,中药几十公斤。
每年母亲一定会烧香祝福,使得她重获新生的父亲,小姨和李善修三个人祈福。
那时候,是那么的苦难。比我们现在苦太多,坚苦万倍。
母亲从浚县南山回来后,对我说:“能在我有生之年能享到这样幸福生活,看到你们很孝顺,我很知足”。
第二天吃罢早饭,母亲出去散步回来对我说:“今儿才发现宣黄庄是这么的好看,你瞧!以前怎么没感觉到”。
因为她从没有走出村子,也感觉不到外面世界的模样。
吃罢晚饭后,我与母亲一块看社火踩高桥等表演。
傍晚母亲睡得早,我望着母亲沉睡的身影,心底顿时懊悔,双眼泪痕模糊,多愿时间定格于此,陪伴着她安渡晚年时光。(宣学宏)
写于广西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