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平坦的培训场地、干净整洁的沥青路面、依次排列的生产设备……机修厂外原存放废弃物品的场地,现在变成我矿新晋的“网红”打卡地——综合实训基地。
新综合实训基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升级扩容,涵盖了单轨吊运输、综掘机、皮带机、巷修机、局部通风、巷道测量、安全监测、叉车、消防等多个岗位工种,也是皖北煤电集团第一条模拟井下的仿真巷道。
9月11日,我矿综合实训基地开始试运行,排定30天实操培训,20场青工比武,2期“三违”人员流程再造,以往无人问津的工业“锈带”摇身一变,成为职工大展身手的技能“秀带”,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学员前来学习充电。
这里是三基建设的“小阵地”
9月13日,矿长丁三红带队三基建设小组来到实训基地现场指导。在这里,一场巷修机实操培训正热火朝天的进行,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正在演练拉底、破碎、挖装、铲平等多种操作方法。
丁三红一边认真观看工人操作流程,一边询问参训人员实操体验。随后,一行人观摩了单轨吊、综掘机、皮带机实操培训情况。
“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操培训力度,美化实训环境,让实训基地成为任楼的‘网红打卡地’。”丁三红提出这样的期许。
我矿以综合实训基地为依托,以班组区队为单位,切实将岗位练兵深刻融入实际工作,锻造员工业务能力,强化员工队伍建设,持续提升三基建设工作质量,着力将综合实训基地打造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
这里是传道授业的“新课堂”
“实操培训人员和时间相对集中,不耽误生产,而且能够更加细致地找出平时操作的问题,用到工作中就会事半功倍。”技术大拿李志愿在讲解完皮带机操作流程后,对实训培训赞口不绝。
为了更好的提高培训效果,每个单位都安排本专业的技术大拿,将多年积累的经验倾囊相授,规范指导。
过去,很多职工技能培训的目标在于“考证”,即使考试通过、拥有了相关工作资质,却很少接触设备,在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时,仍会出现实操能力不够的问题。
现在,综合实训基地将工作现场“搬到”课堂,把抽象的理论教学转化为“实景”教学,通过“理论+互动+演练+实操”的授课模式,将培训内容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传授给职工,有效的突破了安全培训“瓶颈”,为矿井安全培训的发展夯实基础。
直观化、系统化、多元化的培训让培训基地真正意义地“活”了起来。
这里是技能提升的“演兵场”
随着智能化矿井建设的步伐加快,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对职工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真刀真枪”的实战实训,让职工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受到了众多职工的青睐。
“以前,单凭理论教学,到生产现场不知道怎么做,现在通过实操演练,在井下稍加熟悉就可操作了。”参与培训的职工这样说道。
“单轨吊作为近几年新引进的设备,职工不熟悉,这样的实操机会十分难得和宝贵。”综采二区机电区长宋洋洋认为,通过实操培训让职工对新设备有了更加全面清晰的了解,操作技能得到了强化,为提升产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中练,在练中学,操作技能提高很快,让大家参与实训的积极性提高了,学员闲暇的时候还互相切磋。他们充分利用实操培训基地这一平台,始终保持学以致用的干劲,努力提升岗位技能,激发创新活力,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突破,让高超的专业技能成为工作的“主心骨”。
蓝天白云,晴好秋日,快来新的“网红”打卡地打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