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涉险杂谈
作者:崔汉朝
面对浩如烟海的道德新闻漫天飞,我们慎重审视自己的行为准则,甚至摒弃了从书本里沿袭下来的圭臬准则。于是,尽可能高高挂起自己的道德,尽可能不去涉险。导致落水施救者受到心灵伤害;晕厥倒地者,无人搀扶,避而远之。
金钱作为衡量物资财富的标尺,人人的道德意识似乎不断地退化。也许是因为当今社会自媒体网络的高度发达,每天不断更新着角角落落旮旯里的社会谈资。大量的有关道德的信息充盈进了脑海里,碰瓷、老人行讹、老人倚老卖老强行别人让座、电信诈骗、路怒、恶俗婚闹、以危险的方式拦截婚车等等触碰道德底线的行为,不断花样翻新,层出不穷。
在与这些为人所耻的道德行为较量中,的确有的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一些证据或证据链缺失的情况下,说不清、道不明、理还乱的情况下,自认倒霉。
于是便出现了,欲行好事,必先录屏。小孩子扶跌倒地老人,最好是有监控的地方,否则是非真假难辨,好心办坏了事,拔刀相助之后,是无奈的悲伤与长久不休的纠缠。
记得读书期间,学校里的老师教育我们,踏入社会,要尊老爱幼,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一个老实本分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人。为社会多做贡献,见义勇为,乐善好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拥有善良的美丽心情,拥有完美的人生境界。那个时候,我们血气方刚,总想“白首壮志驯大海,青春浩气走千山。”被周敦颐《爱莲说》里“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思想所感染。
当现实粉碎了曾经的理想、梦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我们或许应该感受到社会给我们的提供的广阔的就业空间。应该与社会的主旋律保持一致,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面对一些金钱的腐蚀与利诱不为所动,不与虎谋皮。尽可能保全自己的道德良知,不走偏锋弯道。
毕竟今天的社会因为网络的发展,使得那些形形色色触碰道德底线践踏法律的行为,更透明地曝光大众的面前,舆论的钳攻之势,让他们的道德丑态无法遁形。最终的结果,是等待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