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孝顺
打我记事起父亲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孝顺,起初我是从亲戚和父亲的朋友们口中得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我也在他的一举一动中感受到了,平日里,只要听到哪家闹矛盾了,准是我父亲去出头。
逢年过节,陪着父亲走访家族中的老人们是我印象深刻的事,尽管父亲很早就离开了老家,尽管是要徒步走上几十里的土路,但只要有空就会拧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去看看他的伯父、舅舅们。对于父亲的看望,老人们是格外的欣喜,这一点从老人们的笑容中能够感受到,大舅公更是的热情地对父亲一顿夸赞,这一点则是从他的言语和送别时的不舍看出的。我也是那个时候了解到了这片父亲土生土长的地方,哪怕是一个田埂,一株墙草,一个村落的名字里都透着淳朴和感恩。
记忆中,父亲的孝顺少不了一份他对爷爷的爱。奶奶走得早,据说父亲5岁时就得病去世了,因为生计的缘故,爷爷在矿上工作,加上那时的交通不便,对父亲照料不算太多,还没来得及明白感伤的父亲尚年幼,多半是被院子里的长辈们抚养长大的,后来,十几岁便离开了家乡,也来到了矿山。之后的许多年后,爷爷又结了婚,然后退休,他选择去了一个在那个年代说近也不近的地方生活,父亲则结识了母亲,有了我。
母亲原本希望爷爷空闲之时能来帮忙照看我的,但每次爷爷都会因为种种因素“爽约”,可能也就是这样,小时候的我,是在母亲对爷爷的抱怨声中慢慢长大,当年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爷爷每次来家里时,母亲的脸色是不好的,现在看来,母亲定是在为父亲鸣不平。我也能理解,在爷爷对待父亲和我的这两件事上,她都是有意见的。面对这些,父亲从来都是充当和事佬,他从不与母亲争吵,只是默默听受着。
时间很快,转眼我就上中学了,就在2004年的夏天,也就是“超女”兴起的那个年代,家里突如其来地收到坏消息,爷爷住院了,一向身子硬朗的爷爷因为钓鱼不小心掉进了鱼塘,诱发脑溢血,中风了。父亲和母亲丢掉手中工作急匆匆赶了过去,看得出来,一向有情绪的母亲这时也只剩下了关心,我知道,这时的她已经被父亲感染了。
后来,爷爷失去了行动能力,被接到了家中,“新的奶奶”也跟了过来和父亲母亲一起照顾。当时我正直暑假,没事也搭把手,就是在这期间,奶奶给我讲起了爷爷的故事,我从中听出了爷爷的不易和无奈,也听出了奶奶对我的愧疚,我开始很认真地去照顾爷爷,这个有点陌生但又很亲切的老人。这段时间,也成为了我和爷爷最亲密的时光。
一年后,爷爷在释怀中走了,父亲和母亲很难过,我很想把爷爷的事说给母亲听,但我知道对她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对于我的表现,母亲的解释是“血浓于水”,我看得出来是对我的表扬,我也看得出来,母亲永远都是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这一年里,她除了上班外每顿要做三次饭,每天要洗三次衣服,她付出了太多,在她心中早已原谅爷爷,后来还和父亲一道为本无血缘关系的奶奶送了终。我知道,这都源于父亲和母亲骨子里的孝顺,想到这,我心中涟漪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