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只为“多一度”的温暖——潞安化工司马煤业供暖人用“暖流”战“寒流”的故事
12月21日,今冬最强寒潮引发的低温仍在探底,开门体验犹如置身冰箱冷冻层,让人忍不住想要赖在暖气房、钻在被窝里。潞安化工司马煤业水电管理部副部长谭俊峰却比往常起的更早了,他一睁眼便先翻看微信供暖群里每隔两小时一次的温度汇报,然后快速洗漱,出门上班。到了单位,时间还不到6点40分。
一看到谭俊峰,班长刘克华就小碎步跑了过来,从口袋里摸出手机说:“谭部长,这是今天凌晨5点多,我从宿舍测量的温度,有23.5度,温度没掉下来!”自连续降雪,强冷空气袭来后,谭俊峰派值班人员持续关注职工宿舍的室内温度,在每天最冷的凌晨四五点监测温度,确保职工不受冻,从天寒地冻的室外回到宿舍时感受到温暖如春。谭俊峰对测量到的温度感到欣慰,随即换上工作服,准备到几个关键设备处进行巡查。
走在巡查的路上,谭俊峰回忆起这几天的供暖情况,感慨地对刘克华说:“我们供暖人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要保障供暖质量,必须未雨绸缪,在供暖期来临之前做好所有准备。从这几天极寒天气的供暖效果来看,之前的关键性改造很有成效。”
公司矿区热源为热力公司提供的热水,一次网温度约为85.1℃,二次网温度约为48℃,在这样的热源供给下,室内温度偏低,人会感到偏冷。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如何提高供暖质量,谭俊峰和同事们做了超前的谋划和努力。
室内温度要想提上来,首先得把二次网温度提上来。矿区有两台燃气炉,怎样能够将两台燃气炉产生的热量汇入到供热管网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用谭俊峰的话说,如果把热水供热管网比作公路,而燃气炉产生的蒸汽犹如火车,只能在铁轨上跑。怎么才能让“火车”在“公路”上跑呢?
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谭俊峰和团队别无他法,决心向技术创新要答案。在经过一系列的调研考察和技术求证后,他们选择了两种热交换设备,管式换热器和板式管热器。通过管式换热器,成功将蒸汽和水进行热交换,使得全矿范围内的二次网温度由原先的48℃提高到52℃左右,再通过板式换热器,对温度进行再次提升。由于燃气锅炉吨位有限,由板式换热器增加的管网温度仅够满足矿区公寓楼的室内加温。这样一来,通过两次提升,公寓楼二次网温度可以达到62℃,体感温度达到23-25℃之间。这样的温度,可以让人感到舒适宜人、温暖愉悦,让劳累一天的矿工师傅得到充分良好的休息。的确如此,职工公寓如同职工在矿上的家,保证家的温度,才能呵护家的温暖。
除了保障职工公寓的供暖,水电管理部的供暖人还从废旧物品再利用出发,将即将报废的散热器利用上岗,加装在矿井空气加热机组的进风口前段,超前对吸入的冷空气进行加温,让送入井下的风变得更加温暖。
水电管理部供暖人用执着坚守和勤奋作为,一度又一度不断提升的供暖的温度,为职工心中注入一股股“暖流”。
(晋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