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当从“无病”抓起
安全工作开展好坏与否,就应该看是否在“病”情发作之前进行施治,是否能揪牢“病根”,不让无病变有病,让小病变大病。这就要求我们在安全管理过程中严格做好事前控制与事中把控,防范“灰犀牛”,做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综合治理”。
要从“无病”抓起。
现实中企业更多地存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现象,一旦踏入这般误区,想要做好预防管控、彻底断绝“病根”无外乎会变成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望。笔者认为,要想不出岔子,一是干部职工自身必须有很强的安全意识,意识怎么来?从由上而下的重视,一次又一次的安全宣讲、安全学习、安全培训以及一遍又一遍的安全检查、安全排查、安全要求中来。二是标准的制定上要精准、要落实,每个环节都要有详细的安全管理标准,要捋清工作步骤,严格对照执行,包括操作规程的制定与更新、危险源的识别、重点风险源的管控、安全检查的范围及要求等,条条款款均需落实、定点定人,做到全过程流程管理。三是制度的约束上要给力,要持续加强考核处罚力度,结合实际认真梳理拟定工作清单,结合安全重点做好工作安排,逗硬考核,做到管在前头,控在当下。
要在“小病”治起。
“小病”可以认为是已经出现了但不太容易引起大家重视的安全隐患,同样包括思想上盲区,若不加以整治,很可能会酿成大祸。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我们常提“安全意识淡薄”这几个字,“淡薄”从何而来?“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是很大的诱因,一方面管理者在实际操作中疏忽安全过程控制,会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或者迫于工期的压力,为了完成当下的生产目标,放弃了对安全的原则坚持,对安全无敬畏,从而导致把企业多年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安全观念彻底击垮。另一方面,员工渐渐陷入“差不多”“没影响”“没关系”的死胡同,“经验主义”盛行甚至主导思维意识,对于一些本不符合要求的点得过且过,甚至视而不见,完全放弃对“小病”的治疗。反思现实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事故已不在少数,一颗螺丝钉就可能要人命,若人人都抱着安全可有可无,“小病”必将转成“大病”、“慢性病”。决心治病,就要力求断根,严揪不良风气,夯实安全管理体系基础,将安全工作真正地、深刻地与个人利益去挂钩,有病就治,有病必治,端掉“轻安全”的工作作风,扶正全员“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敬而近之。
要坚持“固本培元”。
要做好“复诊”,深入持久地开展好“回头看”工作,一是企业、连队、车间、班组、项目部都要定期开展案例学习,要通过抓好典型向员工阐明道理、理清细节、敲打重点,仔细对照审视,抓好有意之点、无意之识。二是要有“举一反三”的做派,建立安全提醒机制,梳理问题清单,要形成知错、认错、改错、不再错的务实风气。三是要做好安全体系自查,各单位应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明确企业发展准则,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筑牢安全管理基础,过程中做到不敷衍,不应付,以章为责,保持整个体系良好运行。四则是要坚持“科技兴企,创新发展”的路线,不断提升企业素养,提高技术水平,优化工艺流程,弥缺补短,还要广泛发动、督促、鼓励一线员工发散思维,以经验引路,以探索求实,在工艺环节上小改革、小创新、小发明、小创造,打造本质安全,以科技力量赋能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