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三软”攀高峰,全员奋进创纪录——写在巨能川九公司西一矿3月创历史新高之际
在重庆巨能川九公司西一矿的1313工作面,每天都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部攻坚克难、创新进取的壮丽史诗正在上演…………
4月2日,华润电力(锡林郭勒)煤业有限公司发给公司西一项目部的喜报如同一缕春风,给项目部带来了温暖和骄傲。喜报中,西一项目部1313工作面回风顺槽3月掘进进尺达354.5米,这个数字不仅刷新了西一矿白垩系三软煤层施工的历史记录,也是该项目部攻坚“顶板软、煤层软、底板软(三软)”及全员奋进的最好见证。一时间,公司上下引发热议,纷纷想知道这成功的“秘诀”,笔者也带着好奇心一探究竟。 直面“三软”挑战,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1313工作面位于西一矿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四岩段(K1d4)。项目部总工包伟详细介绍了该工作面恶劣的地质条件,他说,这个工作面的岩石的结构呈层状,层理发育,各向异性。围岩胶结极差,节理裂隙不发育,松散、破碎、易风化的特性,承载能力较低。自然抗压0.59~1.5 MPa,干燥2.58~13.29 MPa,且松散性较大。围岩遇水后易变为松散泥状物,几乎失去了承载能力,泥岩、粉砂质泥岩的粘土矿物成分以高岭石、伊利石为主,易风化且遇水崩解,存在“顶板软、煤层软、底板软”现象。
2023年6月,1313工作面开始了艰巨的顺槽掘进施工,在如此特殊的“三软”煤层条件下,项目部因缺少相关经验和技术支持,施工进度一度受阻,掘进工作变得异常艰难,月月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成为了一场考验西一矿信心与智慧的攻坚战。
然而,面对“三软”的困境,项目部领导班子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们选择信心作为最锐利的武器,深入现场细心观察和摸索,他们发现影响进度的最大症结在于支护量太大及“三软”煤层支护进度慢。
发现症结后,他们坚信,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就能够战胜这一切困难。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这个看似无法逾越的困难,却激发了项目部团队的斗志和创新精神。
因此,他们每天深入一线蹲点,与工人们并肩作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决定从工序工艺、生产组织等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追赶进度,智慧破解难题密码 为了追赶滞后的施工进度,改良优化工序工艺势在必行。项目经理冯钦讲述了如何通过改良支护设计和优化施工技术,有效提升工程进度。
冯钦表示,支护设计是矿井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前,项目中的巷道全断面施工钢筋梯梁采用的是φ16mm圆钢,这种材料在折弯过程中存在困难,导致施工时间长,一线工人也感到相当疲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项目部技术人员进行了支护强度测算后及时联系建设方、监理方及设计院,通过设计院复核,将帮部钢筋梯梁由φ16mm圆钢变更为φ12mm。这一改动不仅降低了材料的折弯难度,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此外,项目部还根据每班锚杆的支护量,将整体钢筋梯梁变更为2段。生产班负责施工上方3根锚杆,检修班则负责施工下方2根锚杆。这一调整使得施工过程更加高效,同时也保证了施工质量。
在施工技术方面,冯钦透露,原计划对帮锚杆施工使用YT-28风动凿岩机及帮锚杆机。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岩以泥岩为主,含有高岭石及蒙脱石,钻孔过程中一旦遇水便会成块状、泥糊状,导致使用的空心钻杆及钻头极易“堵死”,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冯钦带领分管技术的总工包伟、生产副经理许昌现场值守,深入现场与支护工讨论解决方案,并去周边白音华四号矿学习取经。通过学习和自身探索,决定采用风煤钻配合全长螺旋式麻花钻杆进行帮锚杆施工。这一改动不仅避免了施工用水进入钻孔内导致卡钻、塌孔的情况,还显著提高了锚杆施工效率。
从包伟提供的一组数据对比显示,2023年6月8日,1313回风顺槽掘进一队当班出勤8人,当班完成进尺3米,打锚杆21根,挂网6张,打锚索3根;2024年4月7号,当班出勤9人,当班完成进尺6.4米,打锚杆104根,挂网24张,打锚索12根,现在很明显锚杆就比原来提高了近五倍。
华润西一矿总工程师郭团结说:“你们目前的施工技术已得到同行的广泛关注,以前是你们去开滦工作面请教学习,现在是开滦的人员多次到你们这儿来学习施工经验”。
采访中,冯钦掷地有声说,面对困难,只要大家不放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集体的智慧总能破解难题密码。这次改良技术不仅提升了工程进度,也为我们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刷新纪录,团队力量彰显无疑 1313工作面由于支护工程量极大,每1.6米就需要施工34套锚杆、3套锚索,还要配合使用菱形网、锚索W钢带及锚杆钢筋梯。
面对支护工程量极大的挑战,为了提高效率,力争刷新纪录,项目部决定在生产组织上来个创新举措,对支护人员进行“打散又重组”的调整。首先对支护人员进行了技能摸排,然后根据技能水平进行合理搭配,由一名熟练工搭配一名小工进行支护作业。
“不行,我们几个一起工作那么久了,配合得好好的,我不愿意打散分开。”工人宋慧波第一个跳出了持反对意见。
原来,“打散又重组”这个决策引发了宋慧波等人的抵触情绪。因宋慧波、杨刚、谢立锁、谢二清等同在回顺二班,他们都是熟练的支护工,而且他们班进度日常都比一班好,所以担心人员重组后,他们的工资会受影响。
于是,项目部党支部及时介入,耐心解释“打散在重组”的必要性和好处,让职工明白只有整个团队强大,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重组后,各个班的熟练工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小工,经过短暂的适应期,新组合的人员很快就配合默契,班组成员的技能都得到了最大发挥,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各个班组还充分利用检修班的时间,对工作面的各种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和维护。项目经理冯钦强调:“检修和生产是一环扣一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必须由责任人说个‘一二三’出来。”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设备的精细管理,为顺槽单月进尺的不断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项目部为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投入度,推出了台阶式的工资分配方案。这一创新举措将收入与个人的工作业绩紧密挂钩。通过公示延米单价,让每位员工都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上一班次的工资水平。月进度延米单价按照台阶式制定,如月度进尺大于或等于285米,延米单价4500元;月度进尺位于 265-284.9米,延米单价4300元,以此类推。
“看来项目部这次打散重组和延米单价制度确实好,我们现在的工资比原来翻了一倍多”。3月31日,当宋慧波看到自己收入那么高时,他开心地对冯钦说。
“ 是呀,这样不仅鼓励了你们工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还形成了良好的“比学赶帮超”氛围,也促进了项目进度的高效推进。”冯钦回复宋慧波说。
正是这些方法得当,举措得力,执行到位,使得1313工作面顺槽单月进尺从曾经的200米跃升到310米、322米,并在3月份达到了354.5米,不断刷新着西一矿单月掘进记录,并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这个喜讯传来,无疑为公司其他项目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一典型示范,将激励更多项目学习借鉴。冯钦表示,我们绝对不能骄傲自满,要继续保持当前良好的生产态势,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速度,平稳掘进,再创佳绩。
作者:彭光淑 王元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