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杨家河
前几年,但凡到了周末,都会被家人带着“东奔西跑”,四处“游历”,杨家河就是让我两度涉足过的地方,也是那一段时光的终点。
记得是九月的一天,烈日当空,带着母亲精心准备的“干粮”,第二次朝着这个有着“华蓥山最美河流”之称的避暑胜地进发。
车子在轰鸣声中迎着风前行着,一路上尽是弯,海拔也越来越高。虽然在此之前已经去过一次,但对杨家河的印象并不算太深,所幸就带着些期许,决定再认真体验一番。
母亲是个细心的人,生怕错过路口,过了红岩乡,就开始左顾右盼起来,死死盯着道路两旁的各种参照物。
“就是这!”在母亲的呼喊声中,我们看到了立在路边的牌子。
“杨家河”三个字硕大得着实有些扎眼,即使第一次来恐怕也不会错过。顺着不宽的公路一路向里,急速中就坠入谷底,再绕过两个弯,杨家河就到了。
在这里,气温从红色变成了绿色,正如此刻的心情,和记忆中一样的天,和记忆中一样的河。溪水哗哗地在群山沟壑中穿越而过,粼粼阳光照射在水面,像给水流铺上了一层碎银,又似被揉皱了的绸缎,且具巧夺天工之姿。一阵轻风拂过,凉爽逼人。
来此的游客大都是亲朋好友一道,带上吃的、喝的、玩的,无论大人小孩,都能尽兴。
在父亲的组织下,迫不及待地寻找我们的摊点,孩子们也赶忙搬出“行李”,朝着溪流的地方踏步而去。水还是那么清,那么凉,沁人心脾,还没等我们扎好寨,无数的帐篷就拔地而起,上百号人影穿梭起来,第一次来,这里还是鲜为人知的一条小河,如今,早已盛名在外,这一点,无数的外地车牌可以证明。
果然,再陡峭的山路,也阻止不了山下人民对大好山河的向往啊。盛夏就该有有盛夏的过法,不一会,各家的孩子们开始打起了水仗,玩起了自制版“漂流”,一些成年人童心未泯,慢慢地也加入了进来,气氛一下就拉开起来。
放眼望去,游泳“洗澡”的有,开锅做饭的有,围坐在溪水之中打牌、嗑瓜子的也有,倘若“无欲无求”,聊几句闲天、摆上一会龙门阵也能让人心旷神怡,没有虚假和造作,有的只是奔流不息的溪水和那连续不断的笑声,不由得引来摄影家们扛着长枪短炮一阵乱射。
一切都是如此淡然,身后的树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好像在宣誓着,这里的水是干净的,这里的人是纯朴的,这里欢迎各方的游客。郁郁葱葱的草木之下是清澈见底的小河沟,算是奇山配秀水,杨家河的美,本应是冷艳惊觉,但此刻我们却让她变得活力非凡。
正午时分,太阳好不懂人情世故,直勾勾地射进山涧,似乎要晒化这一切。大家把西瓜、啤酒往河水中随手一放,不约而同地躲进帐篷里,只有小孩们仍在水中嬉戏着,打闹着,毕竟河水的冰凉是带不走的。几个不知是不是已经睡着的大爷们“全副武装”,戴着帽子,架着墨镜,悠闲地躺在藤椅上,纹丝不动,静静享受时光。
热闹易寻,清净难得。透过帐篷的门帘,看着眼前不高的山上,树木摇晃着他们的身子,像是合唱团对着我表演一般,云朵则好似那轻柔的棉花糖,在天空中翱翔,咋咋呼呼,自由奔放,对应着一弯溪水安静地奔流着,好像在记录这精美的画面。
待到太阳越过山涧,又将是一轮欢腾,这是属于华蓥人“山中游、水边居”的幸福生活。
不觉着就到了傍晚,云散了,风还在,余晖点缀之下,溪水安静了许多,我们也知趣地随大溜离开这里,回到了霓虹闪烁的山下,尽管不舍,但已知足。因为,脑海中杨家河的那一段记忆早已被深深印刻下来,那个时候,父母身体还好,孩子还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