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清廉?名人道:“清正在德,廉洁在志。”有人说廉洁是一朵莲,在万木调雪的冬日为人们这上一丝绿意。有人说廉洁是一盏灯,在黑暗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
有人说廉洁是一面镜子,在这镜子面前有人胸襟坦荡,而有人却胆战心惊,它时刻提醒我们要抵得住诱感,撑得住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廉洁一词,最早出自屈原的《楚辞》中:“联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末沫。”意思为清白高洁不贪污。
北宋学者周敦颐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文中看似是咏莲,实际上是在咏人,看似是在赞美莲花洁净美丽的外表,实际上是在赞美人清正廉洁的品格。爱莲说,即爱廉说,爱的正是清正廉洁之廉。
贪者,纵有大才亦将流于迷途,有大志而终沉于泥沼。曾记否,董卓远击匈奴,东征西讨,屡立战功,然见利忘义,残暴荒淫,终死于戟下;曾记否,李林甫担负为天下理财之命,却唯利是图,残害异己,威慑群僚,终遭反噬;曾记否,严嵩早年不屑于佞臣为伍,却利欲熏心,把持朝政,陷害忠良,初心泯灭,步入歧途。此三人者,何以称得名臣耶?亘古亘今,必有见利忘义之人,他们终其一生,为何从少年英雄沦为一代奸臣?凡此种种,皆因一个“贪”字,使他们萧条了灵魂,空乏了想象。四方上下,往古来今,一念一行间,贪婪者作茧自缚。
流传至今的许多清正廉洁的故事,不禁会令人肃然起敬,由衷地称赞这些清正廉洁之士,在清朝初的时候,陈居官至闽浙总督为官清廉,生活俭朴,临终时仍身穿着粗袍布履。他在台湾任职期间,把自己应得的三万两银子全部用于修复炮台等公务之上。他常说:“贪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人之所以贪污妄取,都是因为奢侈挥霍,取用无度,不能节制。初任知县时,一钱不取也不至缺衣少食,就是因为重视节俭。”康熙皇帝便称赞他为“清廉中之卓绝者”。
如今,党的二十大的宏图徐徐展开,这其中有破浪反腐、激浊扬清的决心,以吾观之,清廉即不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德行之清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树人之清廉;“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是为官之清廉。静而不染,方可致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如是说。严于律己,立个人之标杆,不败不染,树家国之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