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煤矿安全生产网!

救护大队:“逆行”路上蕴匠心 格尽职守保平安

作者:徐怀康 2024-06-28 08:15 来源:煤矿安全网 大队 匠心

  朱广利,男,43岁,汉族,中共党员,矿山救护二级技师,现任中煤新集公司救护大队消防中队中队长。2019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0年获得中煤集团中煤工匠称号。朱广利同志于2001年进入新集公司工作。在多年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朱广利参与和见证了企业不断壮大,并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业绩。

  刻苦训练强技能。朱广利作为一名救护队员,他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承担的使命光荣,但前提和基础是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他一心扑在训练上,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别人休息他钻研救援仪器与设备,做到理论知识与各类装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熟记于心;对于不懂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虚心求教,认真背诵;在体能训练时他主动加量,在烈日下爬摸滚打,手上、脚上都爬满了血泡,更有甚者晕倒在训练场上。他深信,技能是练出来的,就得吃苦,需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牢记每一个知识点和动作要领,规范每一个动作,熟悉每一个零部件的名称、性能和使用维修保养方法,逐步从体质、理论到应知应会以及技术操作等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收获,各项工作业务质量突飞猛进,很快就脱颖而出,并被评为矿山救护二级技师。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术,曾先后参加过全省,全国、国际赛事7次,在各次比赛中渐露锋芒,捷报连连,并在第八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取得呼吸器操作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精心培养带队伍。朱广利突出的工作业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他一步步从一名普通的救护队员成长为中队技术员、副中队长、大队战训科副科长,成为一名优秀基层指挥员,也是大队技能创新工作室的主要成员。他在不断加强自身业务技能的同时,积极做好救护队员“传、帮、带”工作,通过面对面授课、手把手教学、录制技能操作要领、开展“模拟救灾、实战训练”等方式,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队员中掀起学知识、练技能的高潮,努力提升广大指战员的救护技能,其个人已带出30多名徒弟,且成为安徽省内救护行业的技术骨干。他也带领队员先后参加过多项竞赛,获得省内外救援竞赛荣誉30多项,为新集公司争得了荣誉,有多名队员获得省级劳模、国家级技术能手等荣誉。

  勤于钻研抓创新。朱广利以单位为家,顺应新时代救援技术发展需要,刻苦钻研,把科技创新放在第一位,不断创新救护业务技能,主导研究设计“正压故障快速排查法”,并先后参与处理井下自燃发火、冒顶、后期采空区遗煤自燃、火区封闭、工作面顶板冒落等应急救援事故18起,成功挽回经济损失上千万元。其参与设计的“可组装、拆卸、变化”模拟巷道应用技术在安徽省第六届和全国第八届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中“房柱式开采”巷道布置上得到了应用,以及中煤集团第二届煤矿救援技术竞赛“长臂式开采”巷道布置上,该设计根据需要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可循环使用,每年可节约材料费用200万元左右。

  精益求精保安全。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生命健康安全是矿山救护队员最高任务目标。为提升救护队伍质量标准化水平,聚焦“拉得出、动得快、打得赢”的战备值守目标,他不断创新救护业务技能,加强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在队员战训业务上,对每一项操作都要求千锤百炼,使各项救护业务烂熟于心,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内容和强度训练,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所有队员。他将救援技术竞赛学到的先进理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已经高质量完成新集公司各矿上千次的揭煤、启闭、排放瓦斯等安全技术性工作。

  秉承着“生命至上、科学救援”理念,朱广利用青春、汗水和智慧展示了军事化管理下救护队员的精神风貌,赋予了新时期救护指战员全新的内涵。他以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刻苦的训练和严谨的工作,成为广大救护队员的精英和楷模。作为矿山最美逆行者,朱广利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平凡的救护岗位上,成为了救护队员们的杰出代表。

煤矿安全网(http://www.mkaq.org)

备案号:苏ICP备12034812号-2

公安备案号:32031102000832

Powered By 煤矿安全生产网 徐州铸安矿山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感谢网狐天下友情技术支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