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明亮的矿灯,身穿黑色的工作服,手提红色的工具箱,肩扛黄色的三脚架,一个魁梧的身影出现在巷道,架设仪器、对中整平、瞄准目标,观测读数,动作干脆利落、一气呵成,他就是王庄煤矿地测科测量组长周贺灿。
专业到位 确保精准贯通
从大学毕业到参加工作的第十四个年头,周贺灿经历了一线生产队组的大学生岗位锻炼后,在地测科慢慢从一名测量技术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测量组长。他主要从事矿井开掘的中线标定延设工作,多年来主持或参与的大小巷道贯通设计多达百余处,每次都是精确贯通零失误。新井大巷与北栗风井的贯通、91-208运巷对掘贯通、7105风巷对掘贯通、回风三延伸段三段无导向层对掘贯通、8110超长距工作面的贯通、8110高抽巷里段与外段无导向层贯通等重要贯通,导线布设长度均在2000米以上,有些地方导线布设长度超过4000米。
井下周贺灿熟练地架设仪器,调整三脚架,转动脚螺旋,升降垂球,反复对中整平,直到全站仪精确对中整平,精确瞄准置零,小心转动度盘,精确瞄准前视棱镜,精确测量一测站的水平角度、平距、高差,量取仪器高,觇标高。“水平角180度6分36秒,平距80.356米,高差+1.133米,仪器高2.366米。”他认真地读数,另一名同事回读,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后重复下一站测量。在测量完全部数据之后,他的战场从井下转移到办公室,计算方位角、坐标、高程,利用龙软地测绘图软件做出平面图、剖面图和贯通预想图,把巷道两边的资料统一起来,调整中线,标定方向,确定坡度,指导掘进工作面准确推进,实现精准贯通。
责任到位 提供安全守护
矿山测量工作的高效开展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其工作范围覆盖到井下和地面,哪里有项目,周贺灿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除了巷道贯通项目,他还积极带头参与完成各类地面调查与测量、采掘工作面地面构(建)筑物调查工作,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71采区、81采区等近库区工作面地面调查工作,该工作项目涉及水体及环湖路,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水库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线及沉陷区积水进行观测监测,此项目数据对井下采掘工作面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减少地表水对井下采掘的不利影响,避免出现水害现象。
整整三个月,周贺灿和同事一起拿着GPS和记录本绕着水库水位线累计行程将近百公里,同事们轮换着去,他坚持每日必到。没有路,就一步一步走出一条路,迷了路,就一步一步探索着走出来。在比人还高的芦苇荡、在黑黢黢的沼泽湿地、在没过半身的浅水滩,他顶着毒辣的太阳,穿着宽大的工作衣和笨重的水鞋,和密密麻麻的数据较真,最终准确得出枯水期和丰水期的水位线高度及沉陷区积水的相关数据,为煤矿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这个项目结束后,周贺灿变得又黑又瘦,他自我调侃道:“干个活,顺便减减肥,人变得更精神了,身体也锻炼出来了,好事成双,岂不乐哉?”
素质到位 铸就匠心精神
周贺灿的工作宗旨只有三个字:“快精准”,即“到位快、数据精、预判准”。他常常说;“重点工作需要全程跟进,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一旦出现地质异常、巷道拐弯、变坡,开掘队组就需要变更或延设中腰线,就需要你立刻到场,标定巷道中腰线,指示巷道掘开方向。”很多次他正在家里吃饭,一个电话打进来,十分钟后便在下井的路上。他本着服务队组、安全生产的理念随时领任务,测角度、测距离、测高差,指导采掘工作面的方向和坡度,用匠心擦亮煤矿的“眼睛”,用勤勉练就运巷的“定心丸”,用专业打造煤矿安全的“堡垒”。他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吃苦耐劳,勤恳敬业,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青春与汗水,用辛勤与智慧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3年3月,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华阳杯”第十五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如火如荼地举行。赛前几个月,他和搭档从炎炎酷暑练到瑟瑟寒冬,每天6-8次高强度全流程练习训练,让他练就了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比赛技能,最终和搭档将7″级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及内业计算确定在25分钟以内。外业中间休息的碎片时间,他坚持学习理论知识,背诵、刷题、订正,保证理论考试准确率达到100%。在最终的赛场上,周贺灿和搭档出色完成7″级闭合导线四站外业观测、内业计算,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矿山测量工种特等奖,刷新了集团职业技能竞赛最好名次,并荣获2023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激扬青春当奋楫,扬帆起航在今朝。站在新的起点,周贺灿以奋斗之青春书写人生华章,用一腔热情回馈企业发展,为矿山安全高效发展添新彩!